第(1/3)頁 “上山下鄉”一詞最早見于1956年10月25日國家關于《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這個概念,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鄉開始的標志。 百度查的,你剛就是你對。 為了讓知識分子體驗貧下中農的艱苦勞動的革命精神,徹底改造他們的階級思想,第一次有了上山下鄉的概念。 真正意義上的上山下鄉始于1955年。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以上是一代偉人發下的指示。 …… 故事發生在1962年。 …… 葉家溝大隊發生了一件轟動的事。 知青點新來了一位男知青,如同天邊乍現的璀璨星辰,給普通的知青點注入了一抹別樣的色彩。 聽說男知青叫穆敬生。 他并非是那種驚為天人的英俊,而是帶著一股與眾不同的氣質,有著讀書人的儒雅,眉眼之間又泛著淡淡的憂郁,仿佛是從古書中走出來的文人墨客。 他的存在,讓普通的葉家溝大隊變得不再那么單調乏味。 最主要是他夠帥。 村里頭的小姑娘普遍沒上過幾天書,想不出什么夸贊人的詞語,見到穆敬生的第一眼,腦子里只剩下一句話:真他媽好看! 他這一來,就吸引了所有沒嫁人的小姑娘和女知青。 在田間勞作時,明明是一樣的粗布衣裳,偏偏他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一種別樣的風采,仿佛連最普通的勞作也因他變得充滿了詩意。 若說穆敬生是葉家溝大隊最好看的男娃,那就不得不提一嘴大隊里最好看的女娃了。 隊里最好看的女娃,但凡說起好看這個字眼,村民們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的就是葉家的女兒——葉霞。 不止是葉家溝,附近十里八村的女娃娃加起來都不及她半分好看。 一雙漂亮有神的杏仁眼,瓷白的鵝蛋臉,偏偏又有一頭烏黑及腰的長發如瀑布般傾瀉而下,她喜歡穿簡單的白襯衫,配一條黑裙子,氣質溫柔又干凈,不知迷死多少大小伙子。 打小葉霞就是個美人坯子,源于她娘本就格外的美麗,而她娘只是一名外鄉流落來要飯的女子。 那時外頭還在打仗,人人自危,她娘渾身臟兮兮的,穿著滿是補丁的衣服流落到葉家溝,無一人愿意救助,唯有她爹心軟給了半塊窩窩頭。 之后她娘就嫁給了她爹。 也是直到結婚那晚,她娘才洗去臉上的污泥,露出了天仙一樣的美貌。 他爹直嘆自己撿大漏了。 她爹經常跟她說,她娘一定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因為她娘不光長得好看,手指也是又白又嫩,一看就是沒做過活的樣子,應該是家里出了什么大事,為了避難,不得已才刻意裝成難民的樣子出來保命。 亂世嘛,落難的富家小姐多的是。 她爹心大,從不在意這些,娶了媳婦,一心一意對她好就是,身世什么的,并不重要。 到了該嫁人的年齡,葉霞才知道她爹這種人有多么的可貴。 因為和她一起長大的朋友紛紛嫁了人,結局大多都不太好,要么是婆婆苛待,要么是男人會對她們動手,她們一旦結了婚,好像就變成了她們的丈夫和婆家的私人物品,可以肆意地打罵、虐待。 而她們也不能離婚。 因為娘家人也不管他們了,只會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 每次聽到這種事,她的心里就說不出的難過,也膽寒,想著她若是也淪落到那種地步該怎么辦? 村里的姑娘大了都要嫁人的,不嫁人會讓人說閑話,她該怎么辦? 好在她爹和她娘很明事理。 她娘跟她說,嫁人是奔著向更好的日子去的,若是等不到一個真心待你,不打你,不罵你,事事對你好的男人,那咱們就不嫁。 沒有人明知道前邊是個火坑還要往里跳的,那多傻啊。 她爹也說,害怕嫁人那就不嫁人,留在家里,你爹你娘和你哥能養你一輩子。 每次她聽見這話就十分開心。 可惜她娘命不好,沒等到她嫁給一個真心待她的男娃就病逝了,留下了她和她爹和哥哥,還有一個剛過門不久的嫂子。 她娘病重的那段時間,家里怕哥哥要守孝三年娶不上媳婦,急急地娶回來了一個嫂子。 嫂子一進門,她爹的話就少了。 嫂子脾氣不太好,總是嫌棄她在家吃干飯,因為爹和哥哥心疼她,打小就不讓她下地干粗活掙工分,只讓她在家繡繡花,看看書,重復著一些她娘生前的生活習慣。 嫂子為這事生氣,不止一次在院子摔著臉盆罵罵咧咧。 “誰家大姑娘二十幾了還不結婚!在家好吃懶做,還當自己是大戶人家的嬌嬌小姐呢!” “活該你娘死的早,我看都是被你這個嬌小姐給拖累死的!” “倒了大霉呦!攤上這樣的小姑子,一個工分也不掙,整天只知道勾引男人爬墻看她那張逼臉,一整個騷貨,我真是臉都丟盡了呦!” 嫂子好彪悍。 嫂子說的話,她從小就沒聽過幾次,也不知道怎么罵回去。 她娘是個溫柔小意的人,說話從來都是柔聲細語的,耳濡目染之下她的性子也有點慢,有點淡,挨了罵也不反駁,只低著頭繡手絹、納鞋底。 一塊手絹一毛五,她一天能繡兩條,一天就能賺三毛錢。 三毛錢,能買好多雞蛋呢。 她才沒有吃干飯。 她只是沒有娘護著她了。 村頭的二丫興沖沖來找葉霞的時候,她正給今天的第一條手絹收尾,日頭很高,曬得她鼻尖微微冒出了一層細汗,浸透了額角的發絲,襯得她一張小臉白里透紅。 二丫興奮地說:“小霞!知青點來了個男知青,長得可好看了!” 她的心思不在男人身上,只想著趕緊繡完今天的手絹,語氣也帶著一絲不咸不淡:“能有多好看?” 十里八村的,無論男女,她都還沒見過能好看過她的娃娃。 她對自己的美貌一直很有認知,不是她自戀,而是她從小就聽著這些夸贊長大,聽倦了。 二丫卻說:“這次不一樣!我感覺那人長得比整個葉家溝的男人都好看,瘦瘦高高的,戴著眼鏡,跟電影里的男主角似的!我爹說…我爹說那叫什么來著……” 二丫撓了撓后腦勺,忽然眼神一亮,一拍腦袋揮舞著小手道:“對,斯文!我爹說那叫斯文!” 斯文? 斯文的人見得多了,城里來的知青大多都斯斯文文的,有啥區別? 哐當一聲嫂子又陰沉著臉拉開了門,惡狠狠地剜她一眼,似乎在怨懟她賴在家里不嫁人還招惹別人上家來找她玩,進了灶棚之后更是摔摔打打地發泄著不滿,看得她默默地收起了手里的繡花籃。 “咱們去看看吧。” 葉霞不知道,這一看,就把她的一輩子看進去了。 坐著田地邊休息的那名男知青,言行舉止中透露出一種從容不迫的氣質,無論是與人交談還是獨自沉思,都顯得那么自然和優雅。 當他投入進田地,在眾多的知青中,就像一顆璀璨的星辰,身處平凡的人群中卻總能吸引人的目光。 他割麥時,不似農村里的漢子般鐮刀揮舞的強勁有力,也不似的其他男知青般手忙腳亂帶著明顯的生疏和焦急。 他動作不緊不慢的,抓一把麥,動一下鐮刀,看著溫吞吞,卻有條不紊,一點也沒耽擱整個大隊的麥收進程。 在田野間穿梭的身影,如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葉霞想,她這是不是一見鐘情? 不,她這絕對是見色起意。 因為那人長得是真好看。 二丫沒有騙她。 而她,也的的確確是個色迷兒。 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她感覺穆敬生的存在,仿佛給這片土地帶來了一股別樣的氣息。 之后葉霞就忍不住常來地頭。 繡花的活計在哪里都能做,村里還有幾個和她差不多的姑娘以繡花為主,幾人干脆結伴搬著小板凳,挎著小竹籃,天天來地頭看男人。 玩伴們喜歡看穆敬生,恰好掩住了她也想看男人的心思。 但玩伴們只是想看。 她不一樣。 她不只是想看,她想上。 沖上去的上,多了解一點的上,單純的上,不要想歪了。 后來她一天天往地頭跑的心思引起了她爹的注意,他爹看透了她的心思,也沒阻止,只是很慎重地告知了對方的身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