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恰逢彼時,何止是28團一家倉促應戰,僅五月十五這一天之間。 便有386旅新一團、771團、772團,獨立團、新二團;中央軍十二師147團、148團、149團;晉綏軍358團、614團等相繼投入戰斗。 除此之外,還有晉西北、晉西南、晉中及晉東北四個方向,不同規模的綹子、土匪或地方自衛武裝加入混戰,涉及兵力驟然突破兩萬大關。 而聞訊太原遇襲的華北方面軍總司令寺內壽一獲悉只一夜間,山西便涌出十幾個正規軍團級建制,當機立斷決定從臨近的河北、綏遠、察哈爾三省抽調兵力增援。 這不增不要緊,一增起來,上述三個省轄內的中華武裝不約而同趁此間隙,或圍點打援、或伏擊偷襲! 一時間,打的熱火朝天,好不熱鬧! 但礙于通訊能力有限,彼此壓根不知道這仗的源頭在哪兒,只知此戰鬼子主力精銳大批西進,留下的駐軍不是三流戰力就是諸如華北治安軍的二鬼子。 茲事體大,第十八集團軍大夏灣前敵總指揮部 副總指揮解開皮帶,敞開衣領,露出被束縛的脖頸,一手攥拳錘在桌上一張華北地區上眉頭緊皺: “亂了!全亂套了!到處都在打仗!整個華北都打亂了!唯獨我們總部知道發生了什么,真是見了鬼了!” 聞此,副參謀長亦無奈搖頭: “沒辦法,我們的電臺只能聯系到師旅一級,地下的部隊絕大多數都沒有電臺。” 聽罷,副總指揮只得苦笑。 其實,倒不是下面的部隊裝備不起電臺,自打新一團攻占偏關城后,繳獲的200瓦功率以上的電臺就高達4臺,而李云龍那一向只占便宜不吃虧的家伙,居然一臺都沒私藏,悉數送到386旅旅部。 當然,這和覺悟沒關系,只因李云龍當一把手獨立指揮全局作戰習慣了,倘若裝備了電臺,以后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得靠電臺服從命令,聽指揮。 因此,那玩意不是通訊工具,而是活脫脫的大累贅! 有了李云龍這么個主力團長第一個吃螃蟹,自此之后其他十八集團軍的團、營級軍官也如法炮制、有樣學樣,繳獲的武器裝備能留多少留多少;至于電臺、電話,連人帶貨拼命往上面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