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二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蜀漢》
第(1/3)頁
檄文已下,大軍當即起程。
司馬懿率張遼、牽招、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經孤竹,越碣石,幽州刺史王雄從征,鮮卑、高句麗等也出兵。
大軍浩浩蕩蕩的,便直撲遼東而去。
進攻遼東的窗口期只有兩三個月,過了這兩三個月,從右北平到遼東,道路不通,所以從一開始,司馬懿想的便是速戰速決。
當然
速戰速決,不僅是取決于自己的,也是取決于對手的。
魏軍數萬人浩浩蕩蕩的朝著遼東殺來,公孫淵布在前線的探子很快便將消息傳到遼隧城中了。
“遼河洶洶,魏軍難以渡河,我等只需要堅守各處,拖延時間即可,魏國勞師遠征,必不能持久!”
公孫淵輕輕點頭。
牛金當即領命。
“末將領命!”
卑衍哈哈大笑一聲,臉上有著嗤笑之色。
但是寨墻那些卻還是砍伐樹木,建造當中。
還是那一句話,戰場瞬息萬變,誰知道他三千人會不會立下其他的功勞。
若是一下子便打敗了卑衍,公孫淵便會看到他與魏軍的實力差距。
司馬懿嘆了一口氣,說道“君父已經做到這種地步了,若是我們還拿不出什么像樣的戰績出來,那便是愧對大魏,愧對陛下了!”
司馬懿召見眾將領。
“或可探得情報,在遼隧防線中薄弱之處破敵,全殲遼隧守軍。”
襄平重鎮,乃是必須要守的。
牛金上前對著司馬懿行了一禮,說道“卑衍不過是無名之輩而已,遼東軍也絕對算不上是精銳,此番我等只需與其正面對戰,便能夠破敵,不需要用其他計策!”
但隨著他們適應戰場上的節奏,主動權漸漸的交到他們手上。
“那主公的意思是,不增兵?”
司馬懿面無表情,只是對著手下人說道“安營扎寨,放出探騎收集情報。”
“文遠將軍率騎軍等候其間,在關鍵時刻破局,牽招校尉率精銳步軍一萬,埋伏在遼隧南面,待牛金胡遵吸引遼隧主力之后,相機渡河,直驅泥襄平!”
只有提前探清魏軍動向,在其完全渡過遼河之前趕到,擊敵于半渡,才是他們能戰勝魏國精兵的唯一辦法。
“末將愿率一路偏師,到遼澤南面駐扎,多張旗幟,佯攻圍塹以作牽制遼隧守軍之用。”
公孫淵只是聽進了劉禪第一句話,卻是沒有吧劉禪后面說的話聽進去。
胡遵在一邊亦是獻計。
初來乍到,自然是要先收集情報,然后再論其他。
魏軍的主力在遼隧北面,遼澤之南。
“整頓兵甲,這幾日,讓將士們好吃好喝的招呼著,過幾日大敗魏軍,到盧龍塞去吃馬肉!”
漢國使者之前傳來漢國皇帝的口諭,漢國皇帝劉禪親口說了,司馬懿的目標絕對不是遼隧,而是襄平。
一萬多人要他去擋住魏軍十萬人(魏軍號稱十萬大軍),他有這個能力嗎?
魏國的雄師已悄然抵達遼河西岸,夜色中的河水仿佛被黑暗吞噬,唯有那湍急的波濤聲在夜空中回蕩,如同猛獸的低吼,宣告著它狂野的力量。
而是分兵五千駐守首山,一萬余精兵,鎮守襄平。
尤其是隔河相望,遼東的遼隧城看起來也就那樣。
“諸位可有破敵的妙計?”司馬懿環視眾人,問道。
“天地開辟,日月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群穢,還過故鄉。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
甚至能夠達成全殲其軍的成果。
雖然若其堅城自保,此戰他司馬懿必勝。
司馬懿撫掌而笑,說道“文遠之計甚好,聲東擊西,而且不要太快擊敗卑衍,而是與之做過幾場,吸引襄平兵力前來遼隧,之后,聲東擊西,渡過遼河,直驅襄平。”
中軍主帳之中。
司馬懿沒有多少名聲,但是張文遠,公孫淵還是忌憚的。
總之。
魏軍是想要在遼隧北面渡河!
公孫淵眼神閃爍,心中也很是猶豫。
而遼隧防線,則如同一條巨龍般蜿蜒伸展,護衛著遼河的安寧。
張遼、牽招、牛金、胡遵等人臉上都露出躍躍欲試之色。
感慨一番之后,司馬懿眼神如鷹,馬上進入主題“校事府已經大致探清敵情了,遼東戰兵有三萬多人,一萬五千人如今便駐扎在遼隧之中,另外一萬五千人,五千人駐扎在首山,一萬人駐扎在襄平。”
“末將領命!”
楊祚這些日子一直在巴結公孫淵。
無非是一面土墻而已,一丈來高,有的地方甚至連土墻都沒有,這就能算作防線了?
可笑至極!
“諾!”
那便是兵力不夠,顧頭不顧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县|
宜川县|
师宗县|
林甸县|
太谷县|
新闻|
柘城县|
金堂县|
通辽市|
清涧县|
长泰县|
日土县|
清镇市|
贡山|
新余市|
英吉沙县|
梅州市|
锦屏县|
孙吴县|
南平市|
兰溪市|
乐陵市|
平南县|
全南县|
安乡县|
濮阳县|
化州市|
谢通门县|
汾阳市|
元阳县|
虞城县|
建瓯市|
嘉兴市|
晋江市|
赞皇县|
乃东县|
都兰县|
苍山县|
色达县|
公安县|
东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