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日后。 江東。 建業(yè)。 陸遜派信使乘舟船而下,順流直下,昨夜便抵達建業(yè)了。 孫權得其消息之后,沉默不言,只是默默走入步練師房中,徹夜未眠。 次日清晨,他便召集群臣,至王宮正殿君臣問對。 還在建業(yè)的臣子,基本上都到場了 當然... 即便是身體萎靡,但他心中的怒火,卻依舊還在。 呂子明... 你有負我對你的信任! 還有... 怎么又是劉公嗣? 劉禪劉禪! 這個名字,他現(xiàn)在是越聽越氣,越看越怒。 他劉備能生出這個好兒子,憑什么他孫仲謀生不出來? “諸位,公安急報,諸位且觀之。” 陸遜寫的奏表,以及劉禪的表書、盟書,一式三份,皆下發(fā)臣僚,眾人觀之,無不面色大變。 張昭已經(jīng)是上了年紀了,此刻呼吸急促,臉有驚懼之色,加之瘦如皮包骨的身形,讓人觀之,生怕他下一秒便去見泰山府君了。 “主公,我江東危矣!” 聽到張昭這番話,孫權眉頭緊皺。 想當年,赤壁之戰(zhàn)前,也是他在說這些喪氣話的,沒想到過了這么多年,這說喪氣話的毛病還是沒改! “主公,應當與漢中王太子劉禪求和,他表中所言,便是全部答應了,亦是無妨!” 全部答應? 那我豈不是要給玄德當狗了? 他面色鐵青,語氣亦是含著怒氣。 “諸位,你們可有高見?” 諸葛瑾察言觀色,他看著孫權怒氣沖沖的模樣,手持笏板,上前說道: “主公,以臣下之見,謀取荊州,已是奢望,與漢中王太子劉禪求和,是應有之理,然而臣下觀之其章表、盟書,內容大有不妥,若是其能與我等商議,那還有得談,但若是不能商議,我等破釜沉舟又能如何?難道我江東男兒沒有血性?” “不錯!” 孫權聞言重重點頭。 “這才像是一個臣子說的話!” 他瞥了一眼張昭,說道:“如今我們雖然勢弱,但并非到了絕境之地,不過是撤回夏口而已,曹操已舉大軍兵壓荊州,關云長無暇他顧,便是劉禪到了荊州,也得面對曹魏大軍,我等何憂之?” 作為主君,他不能先亂。 士氣很重要,民心很重要,軍心很重要! 他一句話,便奠定了此次君臣對奏的基調。 那就不是悲觀投降,而是不屈不撓,求和可以,但要有骨氣! “劉禪小兒可惡,但他是聰明人,曹魏勢大,非他一家能夠匹敵,如此才會向我等求得聯(lián)盟,為的便是共抗曹操。” 孫權的一番話,將打了敗仗被迫結盟,變成劉禪求著他結盟了。 最起碼,聽著好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