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馬良與費祎通過崎嶇的山道,通向武陵,而在大理王城,劉禪正準備移民以及練兵的事宜。 王宮中,劉禪身穿錦袍,在他身側,小鳥依人的祝融公主跪坐在劉禪側畔,隨侍身側,而關銀屏則是站在劉禪身后,這一后一側,兩位美人在身邊伺候,這舒爽,不足為外人道也。 “郎君,你這是要做移民之事?這個無當飛軍,是何意思?” 祝融公主將當季的瓜果遞送到劉禪嘴中,美目不經意間瞟到劉禪正在左伯紙上手書的內容,心中略微詫異。 在劉禪背后的關銀屏聞之, “公子,可是又要打仗了?” 這幾日黏在劉禪身邊......一想到有仗可以打,有功可以立,還是會讓她忍不住上前詢問。 “戰事自然會有,但不是在南中了。” 劉禪轉頭瞥了關銀屏一眼,說道:“一是移民之事,二是練兵之事?!? 移民練兵? 祝融公主若有所思。 關銀屏則是繼續給劉禪揉肩捶背。 “哎~移民練兵之事,太無趣了,沒甚意思?!? “對你來說沒甚意思,但對于南中局勢,乃至于父親的大志來說,此舉多有重大意義。” “哦?” 劉禪的一番話,頓時吸引了關銀屏的注意。 “此話怎講?” “漢中大戰,曹操將漢中百姓都遷移至關中了,我大軍即便是占據漢中,也不過是一個空殼而已,若是想要日后謀劃雍凉之地,進軍關中,占據長安,甚至是攻陷洛陽,還于舊都,經營好漢中便是重中之重的事情,若是能夠將南中不臣不服者遷移到漢中,豈非一舉兩得之事?” 關銀屏聞言點頭,祝融公主在一邊說道:“只是這路途遙遠,遷徙百姓而至,路上恐怕會有死傷罷?” “公主放心,遷徙是分批次進行的,途中皆有軍士護衛,糧草更是不會少的,移民性命,可保無憂?!? 人口對于如今的益州來說,可是稀罕得緊,便是叛逆之徒,若非首惡到不得不殺的地步,劉禪都會將其貶為奴隸,日后便是讓他移民漢中,為建設漢中而揮灑汗水,為興復漢室而拋頭顱灑熱血。 “況且漢中百姓都被曹賊遷走了,那平原之地,多是無主田地,遷移過去的百姓,每人可分配百畝土地,過上的日子,并不會比南中差,甚至會更好!” 百畝土地? 祝融公主在心中計量一二,輕輕點頭。 “若是如此,妾身便放心了?!? 南中之地雖然允許百姓開墾種植一百畝土地,然而南中土地開墾難度與平原地區不可同日而語,說是能開墾一百畝,但一家至多五六十畝,這還是拼了命才開墾出來的。 “除移民漢中之外,我還打算將部分順服百姓,移民到成都去。” 成都如今也是百姓缺乏,大片良田無人耕種,將順服的南中百姓移民到成都,一是可以削弱當地豪強士族的影響力,二是為大軍增加源源不斷的兵員。 “這移民漢中,與移民成都,有何不同之處?” 劉禪輕輕一笑,說道:“這便是我為何要練無當飛軍的原因了!” 無當飛軍? 一聽名字,便有些了不得。 關銀屏連忙將頭湊過來。 美人自帶幽香,很是好聞,發絲垂落在耳,卻是有些癢癢。 劉禪輕聲道:“南中士卒擇其精銳者,編成一軍,名喚無當飛軍,此一軍的家眷,都可遷往成都。” 這無當飛軍,自然是后世諸葛亮為治理南中,而定下的一箭雙雕之計! 征召當地蠻夷加入蜀漢政府軍,而經費問題,就由當地地方豪強解決。 《華陽國志》記載亮以夷多剛狠,不賓大姓豪強,乃勒令出金帛,聘策惡夷為家部曲,得多者欒世襲官。于是夷人貪貨物,以兼服屬于漢。 從而在當地建立帶有以夷制夷性質的地方軍隊,當地豪強得到社會地位,遂安于蜀漢統治,出金暮兵,使各方得到實惠。 同時,這些當地失業軍人變成了政府軍,成為蠻夷中具備向心力的核心。其組成的軍隊熟悉民俗,較少激發問題。他們皆身披鐵甲,能翻山越嶺,善于使用弓弩和毒箭,尤其精于防守作戰。 如此好處,自然不能讓地方獨享。 同時,也為了徹底避免南方割據勢力死灰復燃,在諸葛亮主持下,蜀漢朝廷不惜本錢,移南中勁卒,青羌萬余家于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 這就是無當飛軍的來歷。 現在的成都和南中的繁華不可同日而語,南中夷族素重勇士,故每有空缺,南人必奔走而告,刺血踴躍,以此為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