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袁紹臉色顯得有些焦急。 “孫文臺勇烈,從不輕言放棄,爾等現在退出豈不辜負孫將軍的壯志嗎?” 一段道德綁架,強行將蔣欽架在風口浪尖上。 但蔣欽也是有備而來,他哭道: “若是身后無主,縱然攻破虎牢關,打入洛陽,又有什么用呢?” 這句話將袁紹噎的啞口無言。 孫堅雖死,孫策尚在。 蔣欽是想帶著剩下的人,去壽春找孫策! 袁紹臉色陡然一變,悶哼一聲: “那你便去吧!” 蔣欽也不多廢話,帶著手下人便中道離席了。 原本熱鬧的十八路諸侯聚義,到如今人卻越來越少,空著的席位越來越多。 大家開始時的壯志與熱情也漸漸被一場場敗仗給吹散了。 袁紹話說的很硬,但眾路諸侯實力大減也是真。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賊子孫羽,便使我天下英雄不能近前啊~” 袁紹無奈感嘆一聲,既有激將之意,也有感慨之意。 當初大家夸口一月之內攻破洛陽,斬下孫羽狗頭。 沒想到連虎牢關都打不進去,還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曹操忽然起身,拱了拱手: “盟主,前日你不說已經引了顏良文丑過來助陣嗎?” “他二人到何處了?” 袁紹正欲開口,忽然下人來報,營外來了一隊人馬。 兵馬不多,不足千人。 眾路諸侯皆渾不在意,在他們看來千把人過來根本無濟于事。 面對孫羽,更是塞牙縫都不夠。 但袁紹卻喜出望外,整個人多日來的頹廢氣也一掃而空,精神不少。 因為他知道,這隊人馬中,有兩個不凡的人物。 其中一人,繡袍金甲,黑面虎須,鼻方口闊,虎背熊腰,手握一口日月大刀。 不是別人,正是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顏良。 另有一人,身長八尺,虎背狼腰,手持一柄鋼叉,腰懸弓箭,威風凜凜。 與顏良交好,亦是河北四庭柱之一,名曰文丑。 …… 袁紹大喜,親自接二人進帳。 左手拉著顏良,右手拉著文丑,臉上滿是喜悅,言語大是誠懇。 這絕對是袁紹的真實心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