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允搖了搖頭,笑道: “大將軍何進以身殉國,太后早已失勢。” “她是想和孫羽報團取暖,好恢復當年的權(quán)勢。” 黃琬與伍瓊對視一眼,無話可說。 孫羽在朝時間雖短,但卻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勇氣與魄力。 同時還具備混跡官場中最需要的特質(zhì)——狠辣。 或許太后正是相中了他這一點,才會愿意與他合作。 “那王司徒有何高見?” 王允肩膀微微抖動,心情激蕩,更顯老態(tài)。 “為今之計,只有引外兵入京勤王。” “掃清佞臣,還漢政一個朗朗乾坤。” 黃琬與伍瓊俱是一驚。 “萬萬不可!” “董卓前車之鑒吶!” 望著二人草木皆兵的模樣,王允苦笑一聲。 “十里之內(nèi),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良。” “我們要請一位對漢室忠心耿耿,還德高望重,手握兵權(quán)之人。” “由他入京勤王,匡扶漢室,剿滅奸臣。” 伍瓊皺了皺眉: “這樣的人上哪里去找?稍有不慎,就可能招來第二個董卓。” “南北軍現(xiàn)在在孫羽手里,錦衣衛(wèi)又聽他調(diào)遣。” “沒有兵權(quán),根本不可能撼動他在朝中的地位。” 孫羽之所以能在朝中如此有恃無恐,甚至越權(quán)緝捕當朝司徒。 無非就是手里握有兵權(quán)。 偏偏他還把權(quán)力看得很緊,又有太后庇護。 兩難之下,朝臣根本不可能撼動他在朝中的地位。 所以,引外兵入京或許是上上之選。 黃琬瞳孔陡然收縮,語氣里帶有些驚愕: “王司徒,你所指的忠良,莫非是左將軍皇甫嵩?” 皇甫嵩乃是掃平黃巾之亂的頭號功臣,論德行論資歷論功績都能壓孫羽一頭。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手中還握有三萬禁軍。 只要他一入京,不管最后結(jié)果如何。 朝廷都不可能再是孫羽的一言堂了。 王允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皇甫老將軍現(xiàn)在就駐扎在扶風郡,我們可修書一封。” “就說天子被奸臣蒙蔽視聽,太后不得不委身于孫賊。” “請他率禁軍入洛陽勤王。” 伍瓊面露憂慮之色: “當年先帝留左將軍屯駐扶風,本意是為了防范涼州北宮伯玉的叛亂。” “如果冒然將左將軍招進京來,涼州又起叛亂該當如何?” 王允臉色鐵青,高聲叫道: “駐守扶風是為了保護國家的疆土。” “如今連朝廷社稷都保不住了,還談什么疆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