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此刻河下街估衣街打銅巷吳宅中,承恩已兩歲多了,早就能說會跑了。 一向清瘦的吳老爺晚年得子自然十分疼惜,雖然處處寵著小承恩,但是吳家兩代為官的光榮歷史能否重新雄起,就要看承恩了。 吳銳,字廷器,號菊翁。他一直留著一撮山頭胡子,頭上扎著一頂方巾,身上永遠是那件灰色竹布長衫,腳著一雙平底卷口黑色布鞋。他這身裝束是大明讀書人的標配,山陽縣不管是童生還是秀才都這個配置。 吳老爺明知這身打扮與他老板身份其實難符,但是無論誰說都無法讓他動搖,窮酸的樣子讓估衣街多少人指指點點,背后笑他癡子。 更可笑的是店面上那塊招牌上寫著的“小店童叟無欺,不二價不賒欠”,不知被夫人徐氏罵了多少回。他坐在店里無所事事,來人過去全由手下接待,他的目光充滿了迷惘,家中布局也異于常人。 其實,誰能懂得吳老爺的心呢?倒是后來的承恩特別懂他理解他心疼他…… 作為一個讀書人,吳老爺一直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他甚至還經常做夢夢見自己奔波于鄉試途中,夢見自己提著考籃參加科舉考試,有一回還夢到了自己考上了舉人,可是激動地醒來一看,他掩面長哭…… 他腦中不時浮現父親歿于杭州任上,自己和母親不得不灰頭土臉地回來仰人鼻息。至今他還念念不忘娘親腆著老臉去給大戶人家洗衣服,縫縫補補艱難度日的時光。他總是想如果爹爹沒走,那么他和娘也就不會回到河下古鎮,而在人人向往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江南滋潤生活了…… 命運之神竟然和吳銳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真正讓他懂得了造化弄人。坐在店里吳銳吳老爺一邊看書一邊回憶著陳年往事,不過自從小承恩前兩年來到了吳家,吳老爺感覺就像天賜的一樣,臉上的笑容總掛著,吳家上上下下對小少爺那絕對是當國寶去侍候。 吳銳老爺有意識地讓承恩接觸圣賢之書,雖然為時尚早,可是當年自己為了學一點知識所經受的痛楚,讓他不得不早就運籌。 孩子心門已合,據他觀察兒子承恩天資過人,總愛到店對面大樹下和一幫孩子在一起跑來跑去。 再說沈少爺吃過了中飯,累了半天的他打著哈欠,體貼的少奶奶向小玲使了個眼色,小玲立即去少奶奶房間整理了一下后,沈少爺去午睡了。 “娘,我去藥店一下。”少奶奶看著男人去了房間,坤兒交給了沈夫人。 “媳婦,好好的去藥店做什么?”沈夫人關切地問。 “我去藥店買一些麥芽回來。” 沈夫人一聽責問道:“你要那干什么?”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上心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