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石板街上行色匆匆,到處飄著誘人的香味,何記的油條鋪前最熱鬧,胖胖的何老板的夫妻店開得紅紅火火,他站在熱氣騰騰的油鍋前,爐子里的木柴燃起態態大火,剛剛還波瀾不驚的油鍋,一瞬間沸騰了。 何夫人在案板上上下翻飛,案上和好的面團長長的,只見她拿起雪亮的刀手起刀落,切成了一條條小孩巴掌長,寬一指的長條后,她撒了最后一遍面粉,嫻熟地拿起兩塊長條疊在一起,手中一根筷子輕輕一壓,然后兩手各執一端,入鍋前又拉了拉長,輕輕放入油鍋中。 霎時間幾根下了鍋,它們翻滾著,吸收著熱量,身體就像變戲法似的膨脹開來, 你瞧何老板,手中長長的竹筷子就像長了眼睛,準確地翻動著,油條在碩大的油鍋中排著隊,第一根已經脫胎換骨,由剛才的粉白變得黃亮亮的,金燦燦的,那撲鼻的香味鉆進食客每個細胞里。 第一根油條新鮮出爐,竹筷子夾著它放在一邊晾著,底端的油滴在殘油收集盆中,那聲音如泉水叮咚…… “老板,兩根,辣湯一碗。” “何老板,老規矩。”對面陽春面老板娘聲音真好聽,“客人等著呢!” “馬上都有,等下子。” 沈老爺聞著熟悉的香味,一頭走進面館:“來碗陽春面,炸兩個雞蛋。” “沈老板感謝捧場!您先坐,一會兒到。”陽春面生意興隆,每天都人滿為患,客人們爭先恐后搶位置。 “包子,新鮮的包子,青菜薺菜馬落菜,肉包大得直流油,走過路過別錯過,鄭記包子為你留。”斜對面包子鋪小伙計叫賣著…… 沈老爺品嘗著陽春面,吃著何記油條,他每天都重復著這樣的早餐。 這一吃幾十年了,如果哪天沒吃上一碗香噴噴的陽春面,不嚼兩根何記油條?他就會渾身不自在。 街道上賣萊的吆喝聲,油條鋪子吵吵鬧鬧的叫喊聲,包子鋪的叫賣聲……群響畢至,匯成了一曲活色生香的絕妙交響,曲子的名字就叫古鎮序曲。 早上青青的石板路上人來人往,運河上飄著一層薄薄的霧,隨著太陽光漸漸強烈,薄霧散去,船民們開始了新的一天,不一會兒炊煙裊裊婷婷,男人們上了河堤,順著寬寬的臺階向下,河下古鎮馬上盡收眼底。 有的去買包子,有的買油條。有的先在面館吃一碗陽春面,陽春面滋味讓船民們流連忘返。 沈老爺帶上幾根油條回家了,青青石板路,他幾乎能數出它們的塊數,甚至能道出每塊石板鮮書人知的故事…… “老爺回來啦!”家丁迎上來笑嘻嘻打招呼。 “少爺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