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晏嵐不由得自失地一笑:“殿下說的是。” 她怎么都沒想到,這個流落民間十五年,即將與弟弟晏泱成婚的長公主,竟是這般心機深沉、不徇私情之輩。 晏家人都極為護短,最看重親緣,結果晏家的下一任女主人,卻如此冷血…… 虧她還以為自己表現得很好,已經成功用感情籠絡住了對方。 “母后顧念親情,這般輕判,朝廷已是非議甚重。” 慕聽雪勸諫道,“情是情,法是法。借著明月妹子封后,母后大平冤獄,至今為止已經放了被先帝冤屈的罪臣兩百多人,還為靈太子、吳王、蕭家平了反,朝堂內外都在謳歌母后的圣德,贊她寬厚仁愛、明辨是非。若是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讓母后為了一個帶壞子侄、揮霍公款的紈绔子弟,是非不分親手締造一樁冤獄,之前所做的一切,不就自打臉了么?”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晏嵐明白,崔士珉,必須棄了! 這已經不僅僅是她和夫君名聲的問題了,還事關太后清譽。 晏黨外戚的主心骨,就是晏泱和晏太后,主心骨一倒,整個家族就會灰飛煙滅。 晏嵐沒有多逗留,回家找夫君去了,盡早上疏。 殿內,就只剩下了母女。 “女兒,難為你為娘想得如此周到。” 晏太后是很感激的,她的名聲得以保全。 慕聽雪捅開了直接問:“母后當真準備讓恒言伯,擔任中書令么?” 晏太后一聲輕嘆:“你聽到了。” “是。” “恒嚴伯在幽州,已經擔任了二十年刺史,官場看重資歷,他也勉強夠了。” “可他沒有可圈可點的實績,二十年也沒有做出過什么利于國計民生的事兒。”說白了,政績非常平庸,非丞相之才。 “可,到底是晏家的女婿,自己人。” 晏太后心軟了,“嵐兒母子分離,其情可憫,那孩子差點就走了歪路。” 慕聽雪的態度很柔和,她不會跟自己親媽吹胡子瞪眼:“天下為公,選賢舉能。中書令一職,應讓身負奇才、頗有政績聲望者居之,女兒推舉一人,靈太子太師、前中書令、前驃騎大將軍蕭望之,母后以為如何?” 晏太后靜靜地看著她,良久,才說了一句:“此人,與晏家人有舊怨,恐難勝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