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后的話,如一杯水潑進了滾沸的油鍋,滿朝堂官盡皆嘩然! 古代男權至上,對于這些世家高門出身的男性臣子來說,女人,不過是他們的附屬品,縱然是貴女,也是三從四德、相夫教子。她們不允許有話語權,她們只能在后宅過小日子。 “太后慎言!云煌從無女子在朝為官的祖制,戶部尚書乃是二品,我朝自開國起,擔任此要職共計二十七人,皆為男子!” “長公主雖貴不可言,但到底是個女子,女子無才便是德,太后應早日為長公主殿下選一門好親事,而不是讓她到金鑾殿對政事指手畫腳!” “臣離泛附議!女人短視,她們的生理限制,注定了她們會感情用事,而處理國家大事需要極高的理性!” “臣附議!” …… 嘩啦啦,滿朝文武跪了百分之八十,離黨、中立派,甚至是過半的晏黨,都空前的團結一致,集體抵制晏太后任命長公主為官的詔令。 也就右丞相晏錫父子,國子監祭酒伍無忌,幽州刺史崔士寧,工部尚書秦子雄,還在那兒站著了。 晏錫父子好理解,至親嘛,長公主還救了他們家明月的命,無條件支持。 老祭酒是長公主的粉絲,把公主的勸學詩掛在了國子監門楣上。 幽州刺史恒嚴伯崔士寧是長公主的表姐夫,和妻子晏嵐來京中過年,這還沒來得及回幽州;工部尚書秦子雄就更好理解了,晏蕓跟長公主關系多好啊。 眾臣的反對,在晏太后的意料之中,她并沒有露出憤怒之色,只是左邊的壽眉微微動了下,聲如鐘鼓:“哀家亦是女子,照你們這么說,哀家也應該匍匐在汝等男子腳下,不配議天下事。” 僅此一句,就如當頭一棒,把群臣震在那里。 他們這才幡然醒悟,他們剛才罵女人的那些惡毒言辭,不止在罵長公主,還連掌控朝堂皇權的太后,一并給罵了! “吾兒清鳶乃是天潢貴胄,謝氏皇族正統。若論才能,百官解決不了災情,被她解決了;若論經營,京里京外欠俸,是她用中央刻書之法籌集了銀兩填補上窟窿;若論北境戰事軍需,也是她在元宵燈會上眾籌的。” 晏太后每說一句,群臣臉上的不安愧色,就多一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