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即便房玄齡的罪名是真實存在,皇帝也必須維護當朝宰輔的微信! 這就是政治。 可是皇帝的做法,明顯是對那人依舊恩榮有加…… 這正是令房玄齡擔憂的。 凡事最怕的就是這種唯心的做法,不論對錯,不管后果,只憑著心意行事。 在“圣眷”這一項上,還是比不過他啊…… 房玄齡有些無奈,也有些心灰意冷。 房俊是個聰明剔透的人,只是從房玄齡欲言又止的話語、莫名消沉的神情,便猜測出他心中的想法。 對此,他倒是不以為意。 他輕聲勸慰道:“這世間,帝王 間,帝王最是無情,因為帝王牽扯著天下最大的利益。無論他的心里怎樣想,最終都要為利益讓步。只要咱們始終能給予他巨大的利益,那么,我們的地位就會穩如泰山。” 帝王無情。 無論帝王本身的性格如何,在面臨帝國的利益之時,他的取舍都不會從本心出發,而是取決于利益的多寡。 因為帝王的身上,擔負著整個國家,不容許他又一點點的任性,否則,就將遭遇萬劫不復的境地。 任何一個聰明的帝王,都會死死的壓制自己的本心,因為他們知道,私心,才是最大的禍患…… 李二陛下無疑是聰明的。 他能忍受魏徵幾十年如一日的諍諫,常常被魏徵噴得惱羞成怒,卻每一次都能唾面自干。 為何? 因為他知道魏徵說的對,而且容忍魏徵,就能給自己營造出一個賢明圣君的形象。 可是當魏徵死后,還將他擅改《起居注》的事情寫下來傳揚出去,李二陛下自然不能忍,也沒必要忍,所以將魏徵的碑都給砸了。 這就是利益的取舍。 房家也同樣如此。 房玄齡活著的時候,恩寵百倍冠絕天下,因為房玄齡不僅忠心耿耿,更是天下名臣,一段君臣相得的千古佳話能夠為李二陛下的形象增光添彩。 可是房玄齡死后,面對房俊卷入謀逆案,李二陛下展露出來的沒有了以往的恩寵備至,只剩下冷酷無情。 這不能說李二陛下對房玄齡沒感情,若是房俊老老實實的當他的駙馬,李二陛下是不可能吝嗇于給房家一個百世的富貴。偏偏高陽這個惹禍精攛掇房家謀逆…… 沒了房玄齡的情分,李二陛下不收拾你收拾誰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