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村子里走了一遭后,水清和范進開始往家回。 水清低著頭,心里沉甸甸的。 張嬸子家日子最苦,吃的黑面野菜糊糊,孩子以及張嬸子本人瘦骨嶙峋,說句難聽話,華國的乞丐都比他們長得富態。 村長家日子最好,田產多、兒子媳婦能干,屋子是村子上唯二的磚瓦房。 饒是如此,吃的飯菜也是沒有什么油星,只是和張嬸子家能照出人影的糊糊不同,村長家吃的是苞谷面饃饃。 比老范家的黑面饃饃要好上不少——至少不剌嗓子。 其余人家吃食上和老范家大差不差,菜糊糊配黑面餅子或黑面饃饃。 不是農忙時節,不用出重體力干活,家家戶戶飯菜皆是半點不見油葷,干稀摻和著吃... “水清,晚飯我們做什么?”范進右手拎著一大竹簍瑩白圓潤的雞頭米,左手拎著一筐送的蔬菜瓜果,黑潤潤雙眼期待的問。 這一大竹簍雞頭米二十斤是有的,有了收成心底不慌。 想到好不容易來一趟的岳父大人和小舅子,尤其還在幫他們建房子,他提議道:“上午我買豬肉攤主還送了豬大骨,用豬大骨熬鍋豬骨頭湯怎么樣?” 本來是買回來給一家人補身體的,想不到岳父也帶了豬肉來,他買的自然用不上。 只能用瓦罐浸泡在清冷的泉水里,防止壞了。 水清沒意見。 這年頭大家吃的差,干活尤其是重體力活約定俗成中午那頓要做干飯的,最好帶點油葷,也能補充下體力,干活更加有力氣。 晚飯可管可不管,全看主家為人。 即使管飯,也不拘飯菜。 她想了想說道:“阿爹千叮嚀萬囑咐,晚上那頓可以不做干的,要不吃面條,不、面條要揉面搟面,連個案板都沒,還是吃面疙瘩湯吧。” 胡屠夫生怕他倆嚯嚯了糧食,后面餓肚子,一個從不下廚房的漢子為了閨女簡直是操碎了心。 范進想到岳父氣憤吼叫的樣子,非但沒有氣惱,反而發自內心的笑了。 他能分辨出善意惡意。 “爹也是怕我們后面餓肚子。” 沒有人喜歡餓肚子的滋味,尤其是餓過肚子,那種燒心灼肺的感覺是人都不想再去經歷的。 “嗯,咱們不全用白面,摻和些玉米面,省的阿爹再叨叨,每碗面疙瘩上配個煎荷包蛋,油水夠了,也不難看,待客拿得出手。”水清規劃道。 阿爹為他們著想,恨不得帶回自家去吃,這都是他帶來幫工的人,他們招待的好些阿爹回去了也有面子。 親朋鄰里的,這次虧待了,別人口上不說,心里清楚著呢,下次再想請人幫工就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