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水清將收購雞頭米的想法說出來。 范進呆愣愣的立在原地,好一會才緩過神來。 他們山水村山丘多,水域多,水生植物多到年年需要打撈清除,其中雞頭米最是常見。 雖然是能填飽肚子的食物,但由于太難剝,村子上的人只在秋收過后清閑下來才會去弄。 只是想不到,“水清,你確實是一百二十一斤?也就是說一斤新鮮的雞頭米能買五六十大米,是嗎?” 竹菇裙菇貴,水清說是營養價值高,營不營養他不知道,但他知道這兩種菇子確實好吃。 但雞頭米不同呀。 它沒有味道,一丁點味道都沒有,新鮮時還能說有一抹水生植物的清香,但曬干后就只剩下硬實了。 “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其實手剝雞頭米還有更高的價格,不過那是江南地帶的蘇芡; 咱們山水村是更南方的廣芡,價格上比那便宜幾十塊錢一斤。”水清順口解釋了句。 新鮮的雞頭米清甜爽口,水沸煮上一分鐘快速撈出,鮮嫩彈牙,舀上一勺自制桂花蜜拌勻,吃完口有余香,念念不忘! 采摘雞頭果要下水,小且殼硬實的雞頭米一顆又一顆剝出來更是不容易,單單這個人工費就是最大的開支。 好吃、量少、無污染野生純手工,貴么? 對于愛吃的人來說一點不貴! 千金難買心頭好嘛,最最主要的是華國人在吃食上一向舍得! 不愛吃的人也沒事,本來就量少,供不應求。 范進對于目前的價格已是滿意的不得了,他滿足笑道:“可能人家地方精心打理過,品質更好,價格高些實屬正常。” 他很知足,水清說商城還有好吃的大米,不過要五六塊錢一斤。 等掙了錢就給水清買好吃的大米。 而他覺得水清昨天買的不到兩塊錢一斤的大米已經屬于特別好吃的那一類了。 想到什么,范進擔憂的輕問:“水清,你說它、一斤雞頭米換幾十斤大米,多虧呀,后面會不會虧到倒閉呢。” 水清聽到范進的問話,只覺得真是文人想法。 她拿出生意人作風說道:“你擔心它虧?想什么呢,這才是真正會做生意的商城! 收純天然費人力食物,同時也賣產量大的各類物品,買賣都在它家,但一買一賣之間它都掙錢啊。” 商城相當于她那的某寶、某多多,可以當商家賣東西,也可以當買家買東西。 優點是不用他們自己操作,同意就能賣,更加便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