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郝經又道: “建國立綱后,大王不能再自稱為‘大汗’,可效仿唐太宗,宋太祖開國創業之舉,而改稱皇帝。” 忽必烈認為此言甚善,于是對郝經、劉秉忠等謀臣的建議,無不從善如流,全部采納。接著他吩咐王鶚起草即位詔書,郝經、劉秉忠等主持建立各種典章制度。 當日,忽必烈下詔,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我蒙古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振天聲,大恢土宇,輿圖之久,歷古所無。朕德薄能鮮,忝受天命。古語云:誕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經百王而繼統。肇從隆古,匪獨我家。朕擬依古制,建極體元,與民更始。既成于大業,取《易經》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建元中統。欽此!” 忽必烈又接受郝經、劉秉忠等建議,立長子真金為太子。中央制度,盡皆循依唐制;中央設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宣政院等。中書省總理全國行政事務,由太子任中書令,下設右左丞相、平章政事等;下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設樞密院,負責全國軍務。設立御史臺,為天子耳目,負責糾察百官善惡、諫言政治得失。 地方上的管理,忽必烈改變宋朝由文臣任知州的積弊,由皇帝直接派中書省臣去地方執政,稱為行中書省事。行中書省后來就變成固定的官府名稱,又成為地方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行省或省。行省制度是秦漢以來郡縣制的發展,奠定了明清以來直到今天省區的規模,這種行省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 忽必烈重用漢人,實行漢制的消息,很快傳遍天下。蒙古政權,由此興旺發達,如日中天。而趙宋朝廷卻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趙宋朝廷因政治腐敗,致賈似道得以擅權。平章軍國重事賈似道為隱瞞乞和真相,網羅親信,極力打擊陷害有功將領。一批戰功卓著的將帥,或被罷官,或被治罪而死,致使民心相悖,將士離心,戰備松弛,坐失強兵固邊大好時機。而那些不堪趙宋朝廷奸臣當道,腐敗無能的漢族官僚,以及被權臣賈似道壓制的大小官吏,紛紛變節,向蒙古投降。南宋的潼川安撫使劉整,以瀘州等十五州三十萬戶叛變降蒙。忽必烈大喜,任其為夔府行省兼安撫大使,賜銀一萬兩。 劉整,字武仲,京兆樊川人,沉毅有智謀,善騎射,曾是孟憲帳下的一員虎將,號為“賽存孝”,累遷潼川十五軍州安撫使,知瀘州軍州事。劉整的投降,編練水軍,使得元水軍迅速形成戰力。大大增強了蒙古汗國的水戰能力。 正是:更易制度變祖法施行明政萃群英。欲知結果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wm0.cc ebiquge.com zhuishu.cc bookabc.com 7878xs.com ranwen520.com xiaoshuwu.cc 99shumeng.com d9zw.cc biquge0.com yjwxw.com ffzw.co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