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十六回股肱折宋軍起內亂北軍叛襄陽遭外敵 上回說到郭襄只身上清風寨搭救父親和弟弟,不料遇上了在渡口解圍的張順,郭襄反客為主,高聲拜山,解釋了誤會,使自己的父親郭靖收留了張氏三兄弟,成為清風寨的寨主。有安身之所的郭靖急切盼望有人來給自己洗脫冤情,以便名正言順地去守衛襄陽,拯救襄陽城百姓于水火之中。卻不料襄陽城形勢逆轉,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來那晚黃蓉去襄陽城與一燈大師道別,臨走時卻在襄陽守軍中進行離間,讓南軍首領李虎及早脫身,免去無妄之災。李虎心里本來就有個小九九,經黃蓉這么一提醒,更加驚疑不定。他帶著這個疑問,與其他從南方調派來的將領一商量,覺得在襄陽城為辦事有失公允的呂文煥賣命,說不定隨時都有可能被關進監獄里去。一想到郭靖的遭遇,人人膽寒,因此大家商議,多留一份心眼,一旦戰事緊急,隨時做好南逃準備。 南軍將領剛剛商議完畢,突然聽到帥府急招各路將領議事。原來蒙古軍取得了將房州城后,馬上往襄陽方向開拔過來。襄陽城的守軍還在商量應敵之策,就聽到連珠炮響,蒙古軍的先頭部隊已經來到襄陽城下。 襄陽城守軍看見黑壓壓的蒙古軍如潮水般涌來,頓時如熱鍋上的螞蟻,亂成一團。襄陽城以前靠郭靖籌劃,武林義士紛紛前來聲援,城池的拱衛已經初具規模。武林人士聽說郭靖已死,均作鳥獸散。黃蓉及丐幫甫離襄陽,各路英雄豪杰也紛紛散去。郭靖一死,呂文煥原本想挽留黃蓉共同守衛襄陽城,但郭靖之死,自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個時候事情太多,呂文煥也沒有仔細分析其中的原委,只好自己硬著頭皮承擔了下來。以為黃蓉等一走,最多只是帶走丐幫弟子。誰料到郭靖一死,黃蓉一走,襄陽守軍人人自危,再也沒有心思戀戰。 襄陽眾將領與太守呂文煥在帥府議事時,場面就很難控制,他說的話根本沒人聽得進去,下面私下議論的聲音此起彼伏,亂糟糟的一團。這讓呂文煥很惱火,他捧著帥印,重重地敲打帥案,高聲道: “現今大敵當前,大家請勿作無謂的爭論。擊退蒙古軍,諸位有何良策?” 北軍將領王旻的聲音最是粗豪,他大聲道: “以前有郭靖郭大俠在此,他熟悉蒙古軍隊情況,我們與蒙古軍作戰就能知己知彼,卻不料朝廷把他打入死牢,慘死在獄中,讓我們襄陽城失去了柱梁。如果郭大俠不死,萬眾一心,才有可能共同擊退蒙古軍。為今之計,請斬宣旨使,以泄民憤?!? 眾將一聽,紛紛贊同。 呂文煥萬萬想不到是自己的心腹愛將說這種話,便戟指罵道: “大膽!你想造反嗎?大敵當前,竟敢亂造謠言,蠱惑軍心。” 誰知王旻仗著自己受寵,措辭越來越激烈: “如今襄陽城被圍,敵勢兇猛,援軍不至。還不如及早投降,以拯救一城百姓?!? 一席話說得呂文煥火冒三丈,他氣急敗壞地罵道: “放肆!你真的是‘吃南朝的飯,助北番的威’。人未戰,先言降,惑亂軍心,罪當伏誅,給我拖出去斬了!” 說完,就有幾個兵丁上前,把王旻拉了出去。眾將一看,急忙上前求情。說眼下正是用人之際,請將軍原諒王旻的魯莽,饒他不死。 呂文煥略一沉思,就叫士兵把王旻拉了上來,說: “眾將為你求情,看在大家的面子上,饒過了你。但是死罪可饒,活罪難免,給我鞭打一百軍棍,以誡軍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