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后我每年做十本成功之書!”左佑佑恍然大悟,激動攥拳,“每做五本,就獎勵自己一個古籍項目。” 方方“哈”的一下笑出了聲。 左佑佑總算不用自己把日記逐字逐句敲進電腦,心情好了許多。 回程的路上,她邊走路邊玩手機,發現季老的馬甲“林之季砥礪前行”給自己的《掌故逸聞》認認真真地寫一篇長評,并被轉載無數,她的好心情更是到達了巔峰,甚至在路上蹦跳了兩下。 回到辦公室,柏辛樹果然不在,應該去處理剛剛陳硯兮提到的移民攜帶文物問題。 左佑佑就跑去找發行的小伙伴,調了銷售數據來看。 和她的心理預期一樣。銷售數據在經歷過一個暴漲的階段以后,呈拋物線狀,逐漸趨于平緩。 名人并不是萬能的。季老的號召力雖然強大,但也有一個限度。 一萬冊銷售一空,估計都是被中國文化愛好者收入囊中。 但加印的五萬冊,對于左佑佑而言還是有一些壓力的。她在廣告行業工作幾年,和一畢業就進入古籍行業的人不同,對市場的嗅覺更敏銳,也更沒有幻想。 左佑佑這個人腦子靈活,相應的,也比較叛逆大膽。對于簡行舟常常掛在嘴邊的“社會效益”,她其實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畢竟,對于大眾而言,累了一天,絕大部分買書是為了消遣,而不是為了給自己捧個爹回去。 因此,對于古籍活化、走入大眾的目標來說,左佑佑覺得目前做得還不夠。 她站在發行的同事身后,咬著嘴唇研究數據,心想著,國家政策的東風和季老帶來的關注度很快就會下去。潮水褪去之前,必須讓大眾喜歡這本書才行。 該怎么做呢? 下午,柏辛樹不在,老石去開會,而夏博士和簡行舟受邀參加他們金光閃閃畢業院校的邀請回去參加某講座,辦公室里只剩下左佑佑一個人。 左佑佑干脆開了好幾臺電腦,又把手機也擺在邊上,開始—— 同時刷各大app! 晚上,簡行舟先回來,推門就被左佑佑震驚了:“你摸魚摸得太肆無忌憚了吧?” 左佑佑足足刷了6個小時視頻,幾乎刷得快吐出來,面無人色地抬起頭,有氣無力道:“滾,我沒摸魚,我正在培養自己的網感。” “有這么累?”簡行舟懷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