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柏辛樹淡淡地說:“只是購買書信而已,并沒有關鍵證據。按他們的道理,我寫封信給美國總統說想買他的白宮,難道就證明白宮屬于我了?” “岱石怎么可能把文物賣給日本人!”夏老又激動起來,“岱石那性子又臭又硬,肯定是鬼子偷竊!信陵缶為錯金銅器,是銅器所書的上乘,所有人都知道,它的價值不可估量!” 左佑佑坐在一邊,也不相信岱石老人會把文物賣給日本人。 她的理解更加直接——岱石老人可是萬泰和號柏杰生的兒子。萬泰和號多有錢,她是直觀感受過的,岱石老人根本不缺錢,怎么可能為了錢去賣文物? 王立道:“是,我相信岱石老人的人品,我們也知道那些強盜貪圖信陵缶的價值,可我們需要舉證信陵缶屬于流失文物,就必須提供信陵缶由日本人搶走的證據,我們沒有證據!” “怎么會沒有證據!岱石老人的書信……”夏老突然住了嘴。 柏辛樹平靜地說:“在66年到76年之間,都燒了。” 夏老不知為何沉默,王立忍不住追問:“全部?” “全部。” 夏老重重地咳了一聲,王立突然意識到:“……對不起。我忘了忠華兄是怎么死的。” 柏辛樹低聲說:“那只是個意外。” 幾個人都沉默了。 夏老的胸口氣得不斷起伏,最后頹然靠在沙發上:“做多錯多!不做不錯!岱石啊岱石,你可曾后悔過,你致力于保護中國文物,卻一生被人誤解!” 左佑佑和簡行舟用眼神詭秘地交流了一下,心照不宣地猜了個七七八八。 按他們說的,應該是在那場十年浩劫中,岱石老人把書信全部付之一炬。在那場浩劫中,柏忠華也意外失去了生命。 左佑佑想起老石的閃爍其詞:“1958年那時候的負責人還是柏忠華,他……后來身體不好。” 原來因為時代的浩劫,所以人才凋敝,修典工作停滯幾十年,直到1990年才由柏忠華的兒子柏松溪重新啟動。 左佑佑迅速在心中整理:柏松溪就是古籍中心前任主任,是古籍小組組長柏忠華的兒子,柏忠華是岱石老人柏大殷的兒子,岱石老人又是萬泰和號柏杰生的兒子。 柏辛樹老爺子也姓柏,從年齡來看,可能是柏松溪的兄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