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竹紙是常見的古書用紙,紙張發脆。進行古書修復的時候,選用的修書的紙必須柔軟于原物,墊于下方。如果還是用竹紙修,就會把原物撐壞。 左佑佑簽過字后,眼巴巴地看著他把紙稿夾進透明文件夾,然后小心翼翼地放進深藍色文件袋。 “給你你也不會處理?!焙喰兄鄢爸S。 左佑佑頓時漲紅了臉。 汗水偏偏就在這時候掉進眼睛里,她瞬間氣勢全無,一張臉皺成了吃癟的包子。 簡行舟把手稿收起來以后,伸手抹去眼上的汗水,一向意氣風發的臉上浮現出四根黑印子,看起來有些滑稽。 左佑佑吵架沒發揮好,不想看見這個驕傲的家伙,懷著滿肚子火,轉過身去。剛剛她翻了一半的筆記本還攤在架子上。 那是一個日記本。 本子的封皮已經磨損到模糊,看不清人名,但里面的紙頁倒是保管完好。第一篇日記寫于1925年1月1日,最后一篇寫于1946年2月26日。 在1925年,寫日記的人尚年少,在北平求學,就讀于燕京大學,日記和當今年輕人的朋友圈沒什么不同,內容多是吃喝玩樂,以及逛琉璃廠購買書籍。 日記中,“購景宋本《中興間氣集》一冊,價一角五分”“早往逛琉璃廠古玩店。購戈一、豆蓋一、鏡一、敦一,價一百五十元”等內容比比皆是,幾乎像一個購書博主。 和左佑佑買了喜歡的東西就要拍照發朋友圈的心態幾乎是一樣的。 左佑佑看得有趣。 尤其是1月4號,他在日記中興致勃勃地寫,他和同學去看過一場西方電影,受電影啟發,兩個人也要做一臺機器向火星傳話。日記中稱為“火星傳語機”。然后開始畫圖。 1月5號,購買零件。 等到了1月6號,他高興外出與朋友聚餐,“作竟日之談”(聊了一整天)。 1月7號,他上午打麻將,下午去琉璃廠購買古玩…… 后面的日記顯示,他已經把火星傳語機這件事拋在了腦后。 左佑佑掐指一算,從立志到放棄,一共花了三天,這位少年也是個退堂鼓一級演奏大師。 她頓感親切。 簡行舟走過來,打斷了她。 “你看這個做什么?”他俯身過來,翻了一下內容,“這是一本日記?” “不要浪費時間在這上面。”他有些不耐煩,“這個東西對中華大典而言,意義不大。” “中華大典?” 簡行舟沒有再說話,而是用一種看傻子的眼神,毫不掩飾地看著左佑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