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件事情, 他能怎么看待? 這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也算得上是。 人最怕的不是窮,而是我窮的時候,你比我富,還在那兒洋洋得意地炫耀。 這才是讓人不舒服的地方。 當然這是一個簡單的類比,并不能和上面那件事情相提并論,用作那件事的比喻,也不是很恰當。 畢竟前者是個人能力及運氣的具體體現,而后者卻是一個規則對于不守規矩之人的懲處。 按理說,這個社會的規則之下,的確應該人人平等,不應該有那種明顯截然不同的兩種案例,讓人為之詬病,甚至心生不滿。 而這個時候,最怕的自然還是別有用心的人,在不斷制造這種社會矛盾,并且在網上不斷激化對立情緒。 然后其中的監管機構仿佛看不見一樣,依然聽之任之,對這種事情不管不顧。 放任下去,或許會有各種各樣麻煩事情發生甚至有極端案例出現。 在蘇宇記憶中,曾經在國內這種情緒的確比較嚴重,現在還沒什么由頭,所以網上不是那么火熱。 但在七八年之后,乃至是十年以后,這一類事件每每都能成為熱點事件。 比如八年以后,就在網絡上發展得愈演愈烈了起來,甚至傳播到每一個人都知道了的地步,不可謂影響不深遠。 里面有很多在背后推波助瀾的組織,有的是境內的,有的是境外的,也有的是不知所以然,被隨便挑拔帶動的那一類人。 而這類人,都是在一個屋子里有n個手機設備,專門進行這一類發帖賺錢,一條五毛錢,看哪條消息的反響熱度高還能加錢等等,這一類人心術不正,為了那點錢帶節奏,也是的確惡心。 而很多網民,基本都是被指哪兒打哪兒,網絡情緒化非常嚴重。 就跟最開始說的一樣,很多時候不是處罰重了,不是壞人不認處罰,是處罰不均等所造成的不滿情緒。 但—— 蘇宇搖頭說道:“飛飛,這種事咱也改變不了,畢竟它就跟高校外國留學生的超然地位一樣,你哪怕說上一千句一萬句,也沒有任何意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