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招降青州黃巾?上次的教訓還沒吃夠么?”
謀臣聞言,并未嚇得瑟瑟發(fā)抖,反而不卑不亢道。
“主公,青州黃巾軍并非沆瀣一氣,我不相信這劉鴻老賊這么有能耐,能讓所有青州黃巾軍都被其歸降。”
“任由這些黃巾余孽在青州肆虐,實屬不智,望主公三思啊!”
曹操思索良久,嘆了口氣點頭應允。
“如今之計也只能如此,就應你所見,兵分二路,派人招降青州其余黃巾軍,一邊交好徐州。”
話音未畢,曹操盯著謀臣,一字一句道。
“此事便交由與你,我不希望再看到之前的事情發(fā)生。”
裴元紹之事,有一次就夠了。
要是再來一次,那就不是傷筋動骨那么簡單了。
謀臣脊背發(fā)涼,硬著頭皮接下此事。
當即他便派人同時施行兩項計劃。
一封書信直接從青州送往徐州。
徐州州牧府。
陶謙看著手中的密信,眼神閃爍。
信上明確的言述了兗州劉鴻一旦勢力過大,必定會把目光放在徐州之上。
唇亡齒寒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唯有共同對抗兗州,方是眼下正策,畢竟不管是青州,還是徐州,都與兗州相鄰。
劉鴻之所以沒有出兵討伐他,不是因為徐州的實力多強。
而是以兗州之力,最多只能同時兼顧三州之地。
但是,一旦青州被滅,下一個恐怕就是他了。
沉默良久,陶謙召集謀臣一同商議。
“大人,如今劉鴻勢大,麾下武將兵卒強悍如斯,我等當下與其為敵,實屬不智。”
一文士出來說著自己的見解。
堂下謀臣們也是紛紛點頭。
陶謙不可置否,當下與劉鴻為敵,他還沒有這么無腦。
兗州兵馬之強,雖然沒有與其正面交戰(zhàn)過,但是從曹操,袁紹,董卓都討不了好處,他就知道肯定不好惹。
現在,袁紹,曹操,劉鴻三人爭得頭破血流,他只需做那漁翁,坐岸觀火。
這把火就不會燒到他身上。
貿貿然摻和進去,實屬不智之舉。
他要是出手,誰能保證劉鴻不會把矛頭指向他。
到時候,曹操非但不會幫他,怕是還會樂得看他倒霉,養(yǎng)精蓄銳。
徐州這點家底,可經不住他消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