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亮想了想,說道:“休要胡說!吾等若是鬧起來,怕是才正好中了那房俊的奸計!此子看似妄為,實則陰險狡詐,需要小心提防才是。” 他也壓不下心中這口氣,可是不壓下去又能如何? 他初來乍到,整個華亭鎮(zhèn)盡是房俊的心腹,房俊又是他的上官,無論名義上還是實力上自己都處于下風(fēng),貿(mào)然惹出事端,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養(yǎng)子們不忿,卻也不敢反駁張亮的話語,一時間盡皆臉上憤然。這幫家伙仗著張亮的權(quán)勢多年來橫行無忌,此時被房俊如此羞辱,豈能善罷甘休? 張亮又在碼頭等了一陣,見依舊無人前來迎接,心底怒氣漸漸壓制不住,鐵青著臉,一揮手道:“既然房俊不來,那本帥就親自去見他!” 眾養(yǎng)子大驚,齊齊勸阻道:“大帥豈能如此自降身份?” 張亮怒道:“難道就在這里被勞工圍觀不成?” 他們這一行船大帆高,停靠在碼頭上甚是惹眼,此時已有不少碼頭上勞作的勞工和商賈紛紛看來,似乎極為好奇,竊竊私語。張亮可不想自己成為被人指點嘲笑的對象…… 養(yǎng)子們都閉上嘴,跟著張亮下船。 站在船上看眼前的華亭鎮(zhèn),只是覺得到處都在施工,到處都是勞工 都是勞工,一派繁華景象。等到下了船站在碼頭上,徹底融入其中的時候,才能感受那種熙熙攘攘的人潮和蓬勃向上的活力。 這就是傳說中鳥不拉屎的黃歇浦? 張亮出生與滎陽,后投奔瓦崗,后于李績駐守黎陽,投降李唐之后先后擔(dān)任鄭州刺史、守衛(wèi)相州,又歷任幽州、夏州、鄜州刺史,相州大都督府長史,工部尚書…… 卻從未到過江南,更為執(zhí)掌過水軍。 看著眼前繁忙的在建市舶司倉儲,張亮微微皺眉,詢問身邊一個身材瘦小的老者:“此地便是黃歇浦?” 那老者便是張亮此行特意招攬的一位吳興人士,熟悉江南風(fēng)俗,亦是出身于江南士族。 老者也覺得眼前的一幕有些震撼,點點頭,說道:“子吳淞江以東,皆為黃歇浦之地域。相傳戰(zhàn)國時候此處乃是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的封地,黃歇在此圍田造壩,故名。吳淞口東岸這里,自南朝只是便建有華亭鎮(zhèn)駐兵,守衛(wèi)蘇州東側(cè),拱衛(wèi)長江水道。再往東去尚有一條河流,名喚春申江。不過此地每年遭受臺風(fēng)侵襲,土地皆是長江攜帶的泥沙淤積而成,被海水浸泡,多是鹽堿之地,貧瘠至極,百里之內(nèi)皆無人煙。卻不知何時居然聚集了如此之多的工匠,建造了如此浩大的碼頭……” 他少年的時候離家,在關(guān)中闖蕩,一事無成。 此刻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xiāng),卻有些滄海桑田的震撼…… 張亮默默點頭。 在朝中之時,偶爾聽聞那房俊在華亭鎮(zhèn)下得好大一盤棋,又是興建碼頭、軍港,又是籌備市舶司,甚至還成立了一座是水師學(xué)堂用來培養(yǎng)水戰(zhàn)人才,一直都不以為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