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唐是一個詩的時代,雖然貞觀時期的詩作遠未達到盛唐之時的鼎盛和繁榮,卻已然展露出這種文化趨勢。 極度強盛的國勢、高度發達的文化,最終凝練出韻律表達的藝術方式,造就了才華橫溢的詩人群體。詩人們最喜歡那些能夠激發創作靈感的場所,且不管是硝煙滾滾的邊塞沙場,還是輕歌曼舞的娛樂園地,都會有詩人為之傾瀉才思。 而作為宗教載體的寺院,則從心靈感悟的另一個世界,召喚了更多的詩人。 文人雅士來到這里,與世外高僧一起參禪悟道,撫琴吟詩,為禪門涂抹風采,為人生添加樂趣。不知多少詩人在此游賞會友,交流心得,或聯袂賞花,或彼此吟詩,桌前茗香,禪房說經,流連而忘返?!班ㄜ尜剩紵衾^夕陽”,“為尋名畫來過院,因訪閑人得看棋”,文人們很喜歡將自己文化訴求投向禪意濃郁的寺院之中。 房俊一說“筆墨侍候”,那知客僧立即轉身去了偏廳,片刻便捧回一套文房四寶。 房俊看了看裁剪好的宣紙,卻一手拿著毛筆,一手捧著滿是墨汁的硯臺,起身來到雪白的墻壁前…… 這是要在墻壁之上題詩? 眾人興趣大增,齊齊站起來,走到房俊身后站定。 大興善寺是佛門圣地,等閑人若是想在墻壁或者什么地方題詩,寺內是不允許的。無他,每日里來來往往的文人騷客實在太多,若是任誰興致來了都能揮毫潑墨,大興善寺每天都要粉刷墻壁無數次…… 但房俊絕對例外。 且不說房俊現在的爵位、官職都是顯耀一時,單單其在士林當中的地位與名聲,能夠在墻壁之上題詩以及是大興善寺的榮耀了。 這就好比是免費的廣告,日后必然有文人騷客慕名而來欣賞房俊的詩詞字跡,相當于給大興善寺坐了一次推廣,大興善寺何樂而不為? 最最最主要的一點,還是人家房俊的詩詞質量太高! 就算拋開一切因素,單單只是讓經典名篇流傳下去,大興善寺就萬萬不會拒絕。 房俊一手執筆,一手捧硯,手起筆落,雪白的墻壁上墨跡淋漓,宛如銀鉤鐵劃,筆走龍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