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六十七章 政事堂會議-《房俊全文免費閱讀完整版》


    第(1/3)頁

                            政事堂,武德以及貞觀時期設立在門下省,是唐朝宰相議政之地。

    政事堂會議常設,是協助皇帝統治全國的最高議事機構,亦是帝國最高行政機構。在武德年間以及貞觀大部分時期,整個帝國官僚體系有資格參與政事堂會議者,唯有三省最高長官,即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的長官。

    尚書省的長官稱為尚書令,因武德年間李世民曾擔任此職,在他即位以后,便不再設尚書令之職位,以示恭敬。尚書省的最高長官事實上邊轉為左右尚書仆射,而古時以左為尊,尚書左仆射一職便是宰相之首,領袖百官。

    左右尚書仆射、中書省的長官中書令、門下省的長官侍中,便是貞觀時期的宰相。

    只不過到了貞觀后期以及高宗之時,政事堂遷往中書省,皇帝開始讓其他官員參加政事堂會議,稱為“參知政事”,或者“同中書門下三品”,后來又逐漸統一稱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亦為宰相。

    政事堂是中央的最高權力機構。

    某種程度來說,唐王朝的興唐代衰盛敗,在一定程度上是與政事堂政事的運作直接聯系在一起的。

    從政事堂幾次搬遷的軌跡,便可以看出政事堂在大唐中樞的地位變遷。

    在門下省的政事堂論證是政事堂的常態,締造了貞觀之治的偉大輝煌,亦奠定了大唐王朝堅固的根基。而在中書省的政事堂議政,則是政事堂制度的破壞,以及淪為皇權操縱的工具。等到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則是政事堂制度的瓦解……

    什么是政事堂制度呢?所謂的政事堂制度是指尚書省(國家的行政機構)、中書省(國家方針政策的制定機構)、門下省(國家方針政策的審核機構)長官,在固定的時間、地點經常性地討論國家大政,平衡互制、協調共濟,最后由皇帝裁定的制度。

    政事堂制度是封建社會具有中國特色的“三權分立”。

    可以說,政事堂制度是這個時代地球上最先進、最開明、最完善的制度……

    門下省政事堂前有一棵巨大的梧桐,亭亭如蓋、郁郁蔥蔥,茂盛的枝葉遮天蔽日,將政事堂內遮擋的一片陰涼。

    諾大的廳堂內,布置簡樸典雅,當中一方暗紅色的地毯,帶著團龍花紋,四周擺放著幾張案幾,地板光滑明亮。

    案幾之上茶盞飄香,幾位宰相大人輕聲交談,氣氛輕松。

    只是當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尚書右仆射長孫無忌、侍中魏徵、中書令岑文本幾人見到龍行虎步而來的李二陛下以及其后的馬周,這份輕松轉成訝然。

    政事堂有政事堂的規矩,雖然最后在政事堂形成的決議要經由皇帝批準,但是一般情況下,皇帝是不會插手決議的形成過程的。

    這是開明的制度,亦是皇帝陛下自信的表現。

    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堅決相信自己的宰相會在有利于帝國發展的基礎上做出任何決定……

    幾位宰相驚訝起身,房玄齡鞠躬問道:“陛下可是有要事商議?”

    按照制度,若無十萬火急之事,皇帝是不應該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只需要在形成決議之后,由門下省遞交給皇帝,由皇帝審定。若無異議,則發回門下省,頒行天下。

    這亦是為什么政事堂議政要在門下省的原因。

    首先是三省的職責分工決定的。

    三省之中,中書省主出令,門下省主封駁,尚書省主奉行。即是說中書省是代表皇帝制定大政方針、政策的立法的機關;門下省是審查所立之法是否可行的機關;尚書省是執行政令的機關。

    三權分立門下省居其中,政令能否出臺、執行的后果如何,關鍵在門下省。因而三省長官在門下省議政是理所當然的……

    其次是由工作程序決定的。

    作為頒發政令的詔書,必須加蓋皇帝的璽印才能生效。而皇帝的八寶都由門下省的符寶郎掌管,在門下省議政,議定之后報經皇帝批準,然后用印,由中書省宣達,減少政令往返周轉,有利于工作率的提高。

    李二陛下揮了揮手,示意身后的馬周將房俊的奏折交給諸位宰相,然后命人重新安排了兩張案幾,坐下后才說道:“這是房俊的一份奏折,朕覺得應該讓諸位宰相看看。”

    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徵、岑文本等人卻沒有人伸手去接過馬周遞過來的奏折,只是齊齊的看著馬周。

    馬周頓時有點尷尬。

    按照制度,他只是一個中書舍人,沒資格坐在這里參與政事堂會議……可讓他來的是皇帝陛下,自己是應該安靜的離開,還是遵照陛下的意愿留在這里?

    馬周只得看向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自然懂得諸位宰相的意思,凡事都要有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政事堂自然有其自己的規矩,就算他是皇帝,亦不能肆無忌憚的去逾越,去破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宁德市| 井陉县| 华阴市| 婺源县| 收藏| 德阳市| 交城县| 宝兴县| 泽州县| 三明市| 府谷县| 建平县| 定远县| 赤水市| 丽江市| 翁牛特旗| 高州市| 辛集市| 新民市| 萨嘎县| 康乐县| 大化| 宁河县| 泸水县| 澄城县| 平原县| 荣成市| 商水县| 余干县| 镶黄旗| 阳江市| 崇州市| 平顶山市| 仪征市| 佛学| 聊城市| 久治县| 荆门市| 定州市| 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