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房俊耐心的解釋,末了,安慰的拍拍這位管事的肩膀:“你且放心的回去,韓王若是問起,你便這般回話,他若是敢責罰與你,你且來說與我聽,我上門去替你討個公道!王爺咋了,王爺就不講理?王爺就敢欺壓良善,就能買獨一無二的好東西還得跟別人一個價錢?沒那個道理!” 韓王府管事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再也不敢在此地逗留一時片刻,給房俊施了一禮,比兔子跑得還快…… ***** 農莊正堂里,聞聽家仆的稟告,說是侯爺一出手就賺了十萬貫,武媚娘輕挑著唇角,微微得意,咱家的男人就是有本事,上門王侯國公,還不是得上趕子來送錢? 在一側打橫陪坐的武順娘則半張著紅潤的小嘴兒,瞠目結舌。 武順娘當年尚未出閣之時,父親武氏彟身為應國公,曾資助高祖李淵起兵,極為寵幸,家資巨萬。那時的武氏滿門榮耀,武氏姐妹的母親楊氏雖然是續弦之妻,但出身前隋皇族之后裔,備受武氏彟寵愛,是以武順娘見慣了巨額資財往來流轉,可是這一眨眼的功夫便弄回來十萬貫的本事,也實在太嚇人了…… 尤其是出嫁之后,夫家已是家道中落,靠著先祖積留下來的底子尚過得去,但是等到丈夫死后,這個家卻是徹底敗落下去。她一介婦人,不僅要養育兩名兒女,尚要顧全賀蘭家的長輩老幼,早已由當年深閨不知愁的名門閨秀,變成一個錙銖必較的尋常婦人。每日里三貫兩貫幾百錢的計較,陡然聽聞如此巨大的錢財來得如此容易,怎能不震驚呢? 微微斜眼,瞥見妹妹嘴角那一抹得意和驕傲,武順娘心里難免酸楚,既是安慰于妹妹終于尋得一個好歸宿, 好歸宿,又是黯然于自己所遭受的凄楚和不幸…… 武媚娘何等樣人?雖然因為缺乏歷練而未至將天下玩弄于股掌之間的巔峰時期,但是心思玲瓏剔透,只是瞧見姐姐些微不自然的神色,便心里咯噔一下,定是因為自己剛剛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神態,勾起了姐姐的傷心處。 對于這位比自己僅僅大了一歲的姐姐,武媚娘并沒有多少尊敬之意,大抵是因為武順娘性格柔弱、逆來順受的緣故吧,更多的則是憐惜。 心思一動,武媚娘便轉了話題,柔聲問道:“很久沒有回家看看……聽聞母親為三娘尋了一門親事,可有此事?” 武氏彟的原配為其生下兩子,而續弦之妻楊氏則為其生下三女,在武順娘和武媚娘之下,尚有一個幼妹,年方十四,正是豆蔻年華、將至及笄之年,應選定夫婿,待字閨中。 小妹武蕓娘活潑靈秀,最是得母親和兩位姐姐的喜愛,一說到小妹,武順娘心里的一點酸楚當即煙消云散,唇邊溢出一抹微笑,回道:“確有其事。夫家乃是許州大族,正房嫡支,名喚郭孝慎。此子年方十七,聰敏早慧,在當地甚是有名氣,早年便被不少當地學士稱為神童,其族兄便是太府少卿、左驍衛大將軍郭孝恪。” 武媚娘有些訝然,她是知曉小妹許配于許州郭孝慎之事的,只是想讓姐姐的思緒轉移一下,不要總是想起那些傷心郁卒之事,卻還是首次聽聞小妹未來的夫婿乃是郭孝恪的族弟。 便微微有些皺眉。 她久居關中,怎能不知郭孝恪其名? 這郭孝恪早年率眾歸附瓦崗,與李績同守黎陽,乃是其部署,后隨其降唐。李二陛下東征洛陽時,采納郭孝恪“固守虎牢,軍臨汜水,隨機應變”的建議,取得虎牢之戰的勝利,因此遷任上柱國,后歷任貝趙江涇四州刺史,又入朝為左驍衛將軍。 可以說,此人極得陛下之榮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