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背后有高人-《房俊全本免費閱讀》
第(1/3)頁
吳王李恪這個布告一出,新豐縣輿論紛紛。
老百姓頗是不以為然,這位吳王殿下看上去身份尊貴模樣俊俏,原來也是個樣子貨,與那些黑了心的富戶都是一丘之貉。眼下雪災嚴重,雖未到“易子相食”的程度,但多少房子被大雪壓塌了,多少人被凍死,多少人挨餓?
可是那些住著華廈美屋,吃著山珍海味,穿著綾羅綢緞,妻妾成群仆役如云的權貴富賈,卻吝嗇于捐贈一點點救命的錢糧,寧可讓谷子堆積在糧倉里發霉,也不愿施舍給災民一頓稀粥。
這樣黑了心肝、為富不仁的家伙,還要給他們勒石記功?
簡直不知廉恥!
百姓們經過那塊剛剛在渭水河畔立起來的大石碑,都輕輕啐一口,心中不滿。
權貴富賈們,更是紛紛關起門來破口大罵。
這個吳王殿下看似溫文爾雅令人如沐春風,誰知道卻是個如此陰險奸詐的家伙?
自家沒有捐多少錢,這名字往石碑上一刻,不是要讓新豐百姓罵上個幾輩子?
雖然都是些淤泥里的升斗小民,罵破喉嚨也不當的什么事兒,可再渺小那也是鄉梓,同根同源一衣帶水,這要是“為富不仁,漠視鄉梓”的議論傳出去,自家的名聲可就要臭大街了!
而且是遺臭萬年那種!
這對于一個生存在名聲比性命還重要年代的世家,那是頂頂嚴重,僅次于抄家滅族了。
可是哪怕再不滿,罵完了,還得趕緊彌補。
如何彌補呢?
這倒是不用傷腦筋,不是怕自家捐的錢糧太少,而被百姓憤恨嗎?那就再多捐點就是了……
對于這些世家大族權貴富賈來說,累世積余,都是家資巨萬,拿出點錢糧來賑濟災情,其實一點問題都沒有,就看他們自己愿不愿意。
吳王殿下此策一出,不愿意也得愿意了,除非想子孫都被鄉梓戳脊梁骨。
既然非捐不可,那也就顧不得與魏王李泰的約定了。
捐一千貫是捐,兩千貫還是捐,何不趁此機會,將壞事變成好事,捐一個頭名出來,獨占鰲頭刻于石上,以供新豐的百姓世世代代敬仰,每當看到這塊石碑的時候,都會豎一只大拇指,說一聲“某某家恩義無雙,惠澤鄉梓”?
于是,原本冷冷清清的吳王殿下住處,瞬間賓客盈門,座無虛席。
把個吳王殿下美得冒泡,心舒神暢!
根本不用多費唇舌,城中富戶便抬著一箱一箱的銅錢,一車一車的糧食,蜂擁而至,一家比著一家,一家賽過一家!更有甚者,早晨送來三千貫,聞聽別家捐了五千貫,便在傍晚的時候再送來三千貫,仿佛那錢糧都是海潮涌上來的,眉頭都不皺一下,就是要一個獨占鰲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兴市|
桐庐县|
乌恰县|
收藏|
北京市|
德兴市|
黄冈市|
察隅县|
宝山区|
旌德县|
上犹县|
宜阳县|
平昌县|
新巴尔虎右旗|
襄汾县|
洛南县|
壤塘县|
扎赉特旗|
河北区|
顺义区|
囊谦县|
汶上县|
蕲春县|
宁波市|
仙桃市|
视频|
呼伦贝尔市|
武宁县|
同心县|
收藏|
宁化县|
喜德县|
韩城市|
台北县|
苗栗县|
镇巴县|
赤壁市|
盐边县|
深水埗区|
两当县|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