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十七人,分別是平西王麾下的七個統帥,加上聶辰麾下的五個統帥,然后是左右丞相和周安等三位猛將。 這十七人里,除了歐陽明周平兩個文官,其他十五人都是將軍,全部賜予上將軍銜。 “以下為伯爵位者,分別為墨辰、墨巡、周順、張峰、徐宏之、齊桓、李盡忠……彭舉。 以上全部賜予中將軍銜。” 爵位只能靠軍功來獲得,文臣做的再高,那也是最多位列三公,而得不到爵位。 爵位就是貴族,說白了,就是幫著一起打天下的人,來一起分天下這塊蛋糕。 人家跟著你拼命,你打下了天下賞賜爵位那是應該的。 只要這個國家還在,那么你的子孫后代都可以在這個大食堂里吃飯。 風國的老貴族們,不愿意投降明軒的,都被明軒殺了,愿意投降明軒的,都被聶辰殺了,全都在戰爭中死光了,現在的全部都是新貴族。 而歐陽明和周平,也是憑借軍功獲得的爵位,歐陽明一直隨軍作戰,制定戰略戰術,出謀劃策。 周平則是管理后勤、軍械、糧草,為前線大軍源源不斷的運送,確保大軍能夠順利的作戰。 要知道,那個時候,他們管控的地區還不多呢,周平僅僅以幾郡之力,硬生生供養起了聶辰的軍隊。 平西王控制區域內的糧草軍械都是直接運送給他的。 所以,周平不僅是侯爵,更是功勞排名第一的爵位。 人們往往只能看到在外運籌帷幄征戰沙場的將帥,看到那金戈鐵馬的犧牲和精妙絕倫的戰術,卻很少有人能夠注意到,后方有人也在拼盡全力的付出。 其艱難程度,絲毫不比前線作戰的將帥差。 前線戰場都是明刀明槍,后方卻是鉤心斗角,暗箭難防啊。 周平于聶辰而言,就像是劉邦的蕭何、劉徹的董仲舒、朱元璋的李善長。 對于這一份名單,眾人都沒有異議。 畢竟這是聶辰和陳無疆兩個人商量出來的。 至于彭舉,雖說現在也是新軍統帥,但麾下只有四萬多新兵,而且資歷尚淺,立下的功勞還遠不如其他幾位統帥,所以只能給伯爵位、中將軍銜。 后面再有功勞,才能提升。 皇帝在問完眾人沒有異議后,便接著說道, “好了,現在絕大部分的將士都封賞完了,但還有兩位功勞最大的人,還沒有封賞呢。 諸位愛卿不如說說,征北王和平西王二位王爺,該如何封賞。 大家集思廣益,暢所欲言。 朕想了好多天,也沒有想出個辦法來,大家不如一起商量如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