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這一年里,全國各郡的百姓,基本都有人見過六皇子。 六皇子成年巡視各地這件事,誰都知道,不管哪個郡的百姓,都有人見過六皇子的車駕和尊容,而且誰都知道,威虎郡是最北邊的郡,是最后一個郡,六皇子最后肯定是在那里。 更何況,六皇子去威虎郡的時候,聶辰還不是郡守呢,還沒有起兵呢,難不成在聶辰還是個土匪的時候,就捏造消息說六皇子在威虎郡了? 他還在山上和泥巴的時候,就想著怎么把持全國的朝政了? 玩兒呢? 誰信啊。 基本上,絕大多數的百姓,都相信威虎郡的六皇子是真的,是最真實的皇室血脈,是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 這個時候,當初歐陽明讓聶辰和六皇子當著全郡鄉紳的面舉行拜師禮的事情,就起到作用了,那些威虎郡的鄉紳們,全都站出來證明,他們以前確確實實是見過六皇子,而那個時候先帝還在,鎮南王還沒有造反呢,聶大人不可能提前那么久來捏造。 正月初一那天,明軒要在京城登基,姬坤要在威虎郡登基,對于這兩件事,三王的反應,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不管不問不知道,沉默以對。 既不公開表明支持明軒,也不表明支持六皇子,就沉默著,任憑外界罵成什么樣子,全都裝作不知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鎮南王和京城不再懸掛大風白龍旗以外,其他三王控制的各郡縣,依舊是白龍旗飄揚,并沒有改旗易幟。 這也間接的說明了一些他們的態度。 平西王與鎮北侯結拜,要共同誅討叛逆的事情,早已經宣揚了出去,人們也都知道平西王的態度。 包括明軒也知道,他將要面臨聶辰和陳無疆這兩個大敵。 至于靖山王和安東王,則就更好理解了。 他們是打算靜觀其變,坐山觀虎斗。 戰爭的結局,無非就是三種。 第一種,是聶辰和平西王贏,打敗了叛賊鎮南王,他們就繼續做他們的王,做風臣。 第二種,是打了個兩敗俱傷,雙方都元氣大傷,他們到時候便可以考慮一舉滅掉聶辰、平西王和明軒,到時候看看是自立為帝也好,是把持朝政也好,都可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