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朕,決不能給祖宗抹黑!給后輩做一個壞的榜樣!” “臣等愿與陛下同生共死!” 除右相外,其他所有大臣齊齊跪地高呼。 右相接著說道, “好,陛下,既然要戰,那臣就隨陛下戰到底! 臣有一些布置,可說與陛下聽。 陛下先號召全城百姓,共同抵御外敵,我京城有百姓近百萬人,青壯亦有二三十萬,我們號召他們,一起守衛城墻。 當然了,百姓只是百姓,沒有兵器糧草,是發揮不出太大戰斗力的,只能做一時應急之用。 今日先號召百姓,抓壯丁,明日一早,發布檄文,討伐鎮南王,斥責其公然造反,將其定性為反賊! 然后,號召全天人勤王。 無論是諸王,還是郡守,甚至是民間義軍,皆可以來京城勤王。 到了那時,我相信,不管是諸王還是百姓,都不會眼睜睜的看著鎮南王殺進京城來的,一定回來勤王。 諸王哪怕是為了名聲,也會過來勤王! 我們京城只要能守住一段時間就行,來日,即便是鎮南王的主力來到了京城,到時候勤王的軍隊也會到來的。” 鎮南王認為,他造反稱帝,諸王也會跟著稱帝。 童源認為,鎮南王造反,其他王不會眼睜睜的看著鎮南王做皇帝,為了名聲,也一定會來勤王。 這其中的差別,就在于一個皇帝死沒死而已。 他們都自認為看透了諸王的心思,可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結果如何,不到那一刻,誰都不知道。 皇帝點了點頭,說道, “好,那就按照童愛卿之法來辦吧,戶部兵部去號召百姓,有多少武器都發放出去。 大將軍去統兵,右相留下來草擬討賊檄文?!? 大將軍司馬欒立刻說道, “臣領命,臣與京城共存亡,敵軍若想進城,就從臣的尸體上踏過去!” 左相鄭三郎也站出來,振聲說道, “陛下,臣不才,家中也有奴仆百人,臣愿親自提劍,帶領家奴,守衛城門!” 右相苦笑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