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過八路軍前期的反攻作戰,華北方面軍主力在冀州的兵力已經全部收縮到幾個大城市內,津門周邊仍有駐軍的城市和據點只剩下張垣、新保安、北平、譚山、塘沽,而且互不相連。
鬼子在津門市郊的主要交通要道構筑了大量的紅磚碉堡,有的高及一丈多,有的低及數尺,大大小小總共上百個,并在碉堡周圍架設一層鐵絲網。
“同志們,在我72集團軍光復齊魯后,退到津門的鬼子第二軍就意識到了72集團軍下一個攻擊目標有可能就是津門,所以下大力氣加固津門防線,不僅在外圍部署了大大小小十幾個據點,還進一步完善了津門環城碉堡工事線;
根據偵察部隊傳回來的情報,城防工事長達八十四華里,有一道寬五米、深三米的護城河,內墻頂到河底高達數米,墻內每隔三十米有一座碉堡!
環城圍繞一道鐵絲網和電網,沿著護城河有大型碉堡三百八十多個,連同市內縱深的碉堡多達上千個。
環繞津門護城河放進運河河水和海河潮水,經常水深保持兩三米左右……”
72軍指揮部內,隨著7參謀長的介紹,眾人對津門鬼子的布防情況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臉上的神色也變的嚴峻起來,津門這塊硬骨頭還真不好啃。
津門方向的總指揮是72軍軍長李爍,這是他第一次獨立指揮8萬大軍進行城市攻堅戰,壓力是必然的;
津門戰役不是72集團軍的主要戰略方向,只是為了牽制華北方面軍的一個支線任務,羅英并沒有給他們下硬性指標,打的下就打,打不下就圍而不打,給了他足夠的自主權。
既然羅英給了他足夠的自主權,那趁機拿下津門也在他的自主范圍內,所以心氣很高的李爍和兩個縱隊司令的一致意見就是光復津門,威壓北平。
等參謀長介紹完敵情后,李爍就接著說道:
“同志們,津門之戰將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是外圍戰,由101縱隊擔任主攻任務,102縱隊和軍直屬部隊負責打援;
打援也有講究,只打西線、東線的鬼子,從北平而來的鬼子,有多少就讓他們來多少,大氣一些,一桌客是請,兩桌客也是請,我72軍不嫌客多!”
眾人聽完后忍不住哈哈一笑,之前略顯緊張的氛圍也變得輕松起來,這個倒不是72軍上上下下狂妄,而是北平的部隊調出來的越多,越有利于后續的光復北平,最好都增援到津門了,72軍一并解決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