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見喬治的神色恢復正常,他才打開話題說道:
“當臺兒莊的大捷傳出后,不要說樂觀的華夏人,就是我也曾產生過錯覺,認為憑借華夏200多萬裝備還算精良的國府軍,可以擋住腳盆雞的進攻,持續的消耗會讓他們放棄這場得不償失的戰爭;
但腳盆雞不是約翰牛和高盧雞,東方人近乎變態的韌性讓他們不會輕易認輸的,戰爭的規模只會越打越大。
羅英對腳盆雞極限動員能力的判斷上正確的,按照十比一的戰爭極限動員,光腳盆雞本土的7千萬人就可以動員出700萬的軍隊;
腳盆雞的工業生產能力是可以武裝得起這700萬大軍的,而他們現在投入到華夏戰場的兵力也就是80萬人,離他們的極限動員還有著很大的距離。
好在華夏同樣有著東方人的韌性,幾千年以來他們生養繁衍在那片神秘的土地,沒有人能夠真正征服他們,腳盆雞也不例外!
自從我看了羅英的演講之后我才豁然開朗,縱使沒有我們的幫助,他們同樣可以戰勝腳盆雞,只是時間會長一些。
華夏有著幾乎很難被擊敗的戰略縱深,就像羅英所說,隨著戰線的拉長,腳盆雞的后勤補給根本跟不上去,只要華夏人不投降,腳盆雞的國力就會被長期的作戰拖垮,最后不得不撤兵。”
喬治接過話說道:
“閣下,千里征戰,最難支撐的就是后勤補給,但腳盆雞人可以因糧于敵,以戰養戰,用華夏人充足的人力、物力資源來打贏這場國戰,華夏人必定會付出不可承受的代價。”
富蘭克林猛吸了一口雪茄后說道:
“NO,因糧于敵的戰略對華夏作用不大,華夏是一個農業國家,而現代戰爭需要消耗大量的工業產品,比如武器和彈藥,海量的鋼鐵和石油,這些都不是華夏戰場能提供的。
戰爭所費糧食只占一小部分,最大的消耗來自于人力資源,精銳步兵的大量消耗對一個國家來說上致命的;
雖然說腳盆雞的極限動員能力可以達到700萬人,但是他們的精壯男子在戰爭中只要消耗超過了200萬人,腳盆雞國內就會引發巨大的人口危機。
華夏有著4億以上的人口,有著取之不盡的兵員,又有著像羅英、李德林、高軍這樣的杰出將帥,只要他們持續跟腳盆雞消耗下去,哪怕是用5個士兵去換腳盆雞的1個士兵,腳盆雞那幾十萬精銳老兵很快就會被消耗完。
而后面補充的那些后備兵員戰力會大打折扣,雙方的交換比也會從十比一降到五比一、三比一,甚至二比一;
就像羅英所說,雙方打上幾年之后,華夏會擁有幾百萬經過戰爭洗禮的老兵,而腳盆雞辛苦訓練出來的那些老兵幾乎被消耗一空,到時候雙方的戰力將無限拉近,華夏縱使無力發動大反攻,腳盆雞也會因為承受不住巨大的消耗而選擇退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