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過了一段時間之后,此刻的虎牢關(guān)那里已經(jīng)有董卓派遣的重兵駐守了。為首的正是董卓手下的第四大將華雄。 而盟軍那里,此時也只有曹操和袁紹在。其余的人還沒有盡數(shù)到來,等到第二天開始的時候,十八路諸侯已經(jīng)到了將近三分之一。 又過了好幾天,十八路諸侯全部都聚集在一起。就連劉備都以漢室宗親的名義成了第十八路諸侯,雖然只帶來了幾千的兵馬。 但是也確確實實是第十八路諸侯,這一點也讓曹操側(cè)目想看。他沒想到當年一個小小的自身,沒有萬貫家財僅僅憑借仁義這兩個字就讓那么多的人愿意追隨。 曹操自認為自己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所以對劉備也是頗為傾佩。 十八路諸侯,將近四五十萬的大軍。連營三百多里地。曹操作為提議會盟的人,也是宰殺好牛羊邀請其余十七路諸侯聚集到一起商議如何進攻的事情。 曹操說道:“如今我們兵匯一處,為了大漢江山和天下黎民百姓。” “所以這一次才會坐在一起討伐董卓,但是我們整整十八路諸侯。” “將近五十萬的大軍,但是卻沒有一個領(lǐng)導(dǎo)者。所以,我建議從我們這些人里面選擇出一個適合當盟主的人。” “大家覺得如何?” 聽到曹操這樣說,十八路諸侯除了袁術(shù)和劉備還有曹操自己。沒有人是不對這個盟主動心的,因為當上了盟主那么勢必會獲得更多的好處和話語權(quán)。 而且也有著可以指揮所有大軍的權(quán)利,相當于總領(lǐng)全軍的大元帥。 太守王匡站起來說道:“今天大家之所以聚集在一起,都是因為孟德你的緣故。” “所以,這個盟主理所應(yīng)當有孟德你來擔任。” “不知道諸位以為如何?” 對此,曹操立刻擺擺手拒絕道:“非也,王兄不必如此推崇我。” “依我看,這里適合當盟主之人只有兩個。” “而這兩個人就是袁紹還有袁術(shù)兩兄弟。” “因為袁家四世三公,所以我認為他們二人之中選出來一個人當盟主是非常合適的事情。” “諸位又以為如何?” 北海太守孔融道:“既然如此,那么不知道公路是否愿意當此盟主?” 對于孔融的推崇,袁術(shù)拒絕道:“誒,我可當不起這個盟主。” “在座的諸侯哪一個不比我袁術(shù)有才華,我也就是憑借著自己的身份才站在這里。” “所以,我認為這個盟主還是我大哥來當比較好。” 袁術(shù)的這一番話,就連袁紹自己本人也是感到十分的意外。因為不管是比什么,他現(xiàn)在都不如自己的弟弟袁術(shù)。 所以,他雖然對于當盟主有很大的執(zhí)念。但是也不抱有任何的希望,因為袁術(shù)的光環(huán)實在是太亮了。 讓袁紹感到?jīng)]有絲毫的可能,但是他沒想到袁術(shù)會主動讓出來。 而眾人此刻也跟著再三附合,經(jīng)過了袁術(shù)再三推辭之后。他確實是坐上了盟主的這個位置。 也就是說此刻的袁紹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號令諸侯,這也是莫大的權(quán)利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