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趙鴻看來,按照系統判定的二次間接之后全都不算的標準來的話,成吉思汗造成的殺戮應該是在八九十萬左右。 至于超過二次間接的,那恐怕整個人類歷史上都鮮有人能和他相比。 還有就是黃巢,黃巢的總影響死亡人數應該是在八百多萬,但這顯然也不符合系統的判斷。 只是黃巢的記載不是很全,趙鴻猜測估計也就幾十萬左右。 按照這個標準,殺的人最多的應該還是人屠白起,主要是那些俘虜都是他親自下令斬殺的,這給他的“成績”上添加了濃厚的一筆。 還有就是他所處的年代比較早,當時的人口并不多,因此他的行為就有些駭人聽聞。 白起的直接或間接造成死亡人數應該在一百萬左右。 這個數據拿出來,恐怕其他人很難超越。 不過趙鴻在看見這個詞條的時候皺眉的原因是,這并不是什么正面的詞條。 在這種詞條上爭奪第一,如果是像白起這種擊殺的是士兵,是兵對兵的對決,倒也還好,就是殺俘有些令人詬病。 可其他人,像是黃巢之類的,間接死在他們手中的,大部分可都是平民! 趙鴻搖了搖頭,波及百姓和軍隊廝殺完全是兩回事。 軍隊廝殺是當權者為了達到政治目的所進行的軍事行動,在達到政治目的之后就會停戰,對平民傷害性小。 而那些擊殺平民的,很多都是壓根沒有目的,還有是目的之外,為了取樂或者沒有將平民放在眼里的行為。 這種行為,十分的不光彩。 趙鴻在思索片刻之后,還是在面前寫下了白起的名字。 雖然說召喚出成吉思汗或許會對對面的那些大北聯合王國的人有所壓制,但在這一項比拼當中他不準備動用成吉思汗。 本輪的對決中,趙鴻思考的時間明顯要比上一輪要久,倒計時都最后四分鐘了。 其他國家的人們大多都已經選擇完畢,趙鴻才寫下自己的選擇。 對面的領主們見到趙鴻這樣,心中升起了一絲希望。 他為什么會考慮那么久? 是因為夏國歷史上這種人才很少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