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是不接受斗將罷了,相比于斗將失敗來說,這點士氣的損失根本不值一提,也影響不到什么。 在趙鴻和陸遜對峙的這段時間,年輕版的諸葛亮已經(jīng)帶著步騭前往東吳。 孫權提前就已經(jīng)收到了消息,步騭好歹也是他們東吳的名士,他自然是不能不管不顧。 既然對方是帶著誠意來的,他也就在自己的大殿當中接見了諸葛亮,只是這一次諸葛亮的周圍還站著其余東吳的臣子。 孫權此時的臉色并不是很好,畢竟上一次諸葛亮來的時候警告他蜀漢會對東吳下手他并沒有當回事。 可現(xiàn)在別人都帶著武陵郡太守到他面前來,武陵郡已經(jīng)被對方攻下。 這不就相當于是在打他的臉嗎? 偏偏他也只能受著,不能對諸葛亮亂發(fā)脾氣,不然以現(xiàn)在蜀漢的情況,還真有可能不要命一般先和東吳死磕。 說白了,就是孫權也慫了,在趙鴻等人加入之后,蜀漢的實力確實要比東吳強,如果不是蜀漢的糧草不濟,趙鴻甚至不想要與東吳結(jié)盟,而是想要將東吳的地盤收為己有。 可惜的是他做不到。 “先生,蜀漢說想要與我們修復盟約,可是我并沒有看見你們的誠意啊!” “誰說我們沒有誠意的?”諸葛亮笑呵呵的看向?qū)O權,手指了指身后的步騭,開口說道:“這不就是我們的誠意嗎?” 他的話一出口,步騭的臉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他被俘虜讓東吳都丟了面子,他愧對于孫權。 東吳其他人則是怒視諸葛亮,這人一來就以這么強勢的話來嗆他們,讓他們想起了另一個人。 孫權冷著臉說道:“你們蜀漢偷襲我武陵郡,如今也還想與我們重新結(jié)盟?” 諸葛亮笑著聳了聳肩,對其說道:“難道不是東吳偷襲我們荊州在先嗎?” “況且我們只是打下一個武陵城就停手,這已經(jīng)是我們的誠意了,如今天下三分,曹魏甚至比我們兩家加起來都要強,可我們兩家卻陷入了內(nèi)耗當中。” “不知道吳王殿下心中是真的想當這大魏的吳王,還是有一番野心,成就一番事業(yè)?” “若是有,那就只有與我們結(jié)盟這一條路,這唇亡齒寒的道理,相信您也是明白的。” 諸葛亮說到這里,孫權已經(jīng)知道他沒說的話了,恐怕后面的就是威脅他如果不同意的話就會繼續(xù)進攻了。 孫權一時半會沒有拿定主意,殿內(nèi)的臣子們倒是先吵了起來。 其中分為了兩派,一派是以張昭為首的,他們主張應該和蜀漢修復盟約,另外一邊則是以現(xiàn)在的丞相孫劭為首,認為應該與蜀漢硬剛,至少不能就這樣答應。 他們兩派吵得不可開交,孫權也被他們吵的有些頭疼,擺了擺手說道:“此事明日再議,命人好生招待使者,今日暫時休息!” 他說完之后直接起身離開了大殿,沒有給人挽留他的機會,剩下的大臣們只好就此散去。 他們都知道,這是要關上門開小會了,不是他們能參加的。 孫權也有自己的考量,一是因為在諸葛亮的面前他這手下如此爭吵實在不成樣子,其次則是因為他想要拖延時間! 如今陸遜帶領著十萬正在攻打武陵城,若是武陵城被迫,重新回歸東吳的手上,那他就算修復盟約,東吳之內(nèi)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但若是那趙鴻能防守住陸遜的十萬大軍....他好像也只有和蜀漢結(jié)盟的這一條路,只是他們東吳會虧多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