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此,臣建議,對東吳發動奇襲!” 趙鴻這句話說出口,諸葛亮立刻皺起了眉頭,他看向趙鴻開口問道:“此舉是否會加深東吳與我們之間的間隙?” 趙鴻卻是聳了聳肩,沒有去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東吳襲擊荊州的時候是否考慮過會和我們產生間隙,他們活捉關將軍之后將其斬殺,又何曾想過會與我們間隙加深?” “結盟是否能成功,看得根本就不是間隙,而是利益和威脅!” 如果說他們襲擊荊州還有理由的話,那活捉關羽之后斬殺,就沒有解釋的理由了。 根據《三國志·關羽傳》的記載:“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于臨沮。” 關羽是被生擒的,這時候他完全可以拿關羽去換地盤,讓劉備畫好紅線,然后兩家繼續抵抗曹魏。 可他做出的選擇卻是下令將關羽斬殺,再加上后面張飛劉備間接的因為東吳而死,這已經可以說是深仇大恨了。 但是為了能成就大業,為了能抵抗曹魏,他們不還是得要去與東吳求和么? “況且,之前我們派人去東吳的使者可是說過,若是等我們解決這六十萬大軍之后,率先要動手的就是東吳!” “要是我們現在一點動靜都沒有,那下次我們在外交上再說出什么話,他們可就不會再相信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我們現在應該要發動對東吳的奇襲!” 諸葛亮沉思了片刻,手指在地圖上輕輕劃動,開口道:“發動奇襲,不宣而戰,我們似乎不占大義。” “不宣而戰?” 趙鴻搖了搖頭,對諸葛亮說道:“丞相何不在那呂蒙白衣渡江之事上做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