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感謝蘭陵笑笑生4,感謝狂奔的洋蔥兩位的1000賞,感謝何必輕斟淺酌和曦燕520兩位的500賞,本章為大家的打賞和推薦票加更,下午還有一章。 另外,以后加更規則是:總打賞每達到10000起點幣加一更,推薦票達到一萬加一更。新書期不能多更,不過達到加更規則的,我會盡快兌現,望諸位理解。) 以下是正文: …… 說實話,收廢品是沒有夾野物賺錢的,但勝在安全,而且長遠。 野物夾著夾著數量會變少,總有一天會夾無可夾。試想森林面積不變,野物卻變少了,再加上野物被夾多次了,它們變得難以夾到。 上一頭野豬,郭去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才搞定,下一頭呢? 兩個月?三個月?還是半年? 而且繼續夾下去,會嚴重破壞食物鏈,導致沒有天敵的野物變多,然后又銳減,最終害蟲會變多,老百姓的糧食會被害…… 這些事情雖然發生時間很慢,往往是幾年的周期,但郭去不想這么做,雖然做了之后,若是發生大范圍的害蟲災害,也沒人知道起因是他,但他良心上過意不去。 很多人或許不相信,舉個例子,黔省農村蛇多,很多人見到蛇都會捉住,要么燉湯吃了,要么拿去賣了,還有拿去泡藥酒的,最終結果是老鼠變多,家里的糧食放不住。 然后,老百姓就去買老鼠藥來藥老鼠,死老鼠被蛇吃了,蛇也被毒死。 這樣做的后果是,短時間里老鼠變少,但不到一個月時間,鼠暴漲三四倍!因為老鼠的生育周期是七天。 所以先輩所說的“斧金以時入山林”是很有道理的。 言歸正傳。 今日事,今日做。 剛一回到家,郭去便馬不停蹄的帶著口袋,以及一桿小秤,背上背兜,牽著丫頭,在村里挨家挨戶的在村里挨家挨戶的詢問,是否有廢品要賣。 這年代里,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有書籍,因為再怎么窮,自己的孩子還是會去上學,盡管大都只上了小學一二年級,然后就輟學在家,等到成年后,就會外出打工。 上了學,那家里肯定就有書,可是書于老百姓來說,很多是不愿意賣的,寧愿放在家里腐爛也不賣! 此時就要勸他們了,因為書放在家里腐爛,還不如賣了,有幾分錢算幾分。 雖然帶著口袋和秤,但他知道,今天下午是不可能收到多少書的,但能收到金屬廢品也不錯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