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貍貓太子,揉真假虛實-《驚門》
第(3/3)頁
此類傳說頗為無稽,不過是蘇州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但劉伯溫立石貍像、鎮張士誠龍脈的故事,在蘇州民間卻流傳甚廣。在如今山塘街的旅游景點介紹中,也采取了這種說法。
關于山塘街石貍像的來歷,還有第三種說法。
說到貍貓,有一出經典傳統戲目叫《貍貓換太子》。故事講的是北宋真宗年間,劉妃與內侍郭槐陰謀爭寵,用一只剝皮的貍貓偷換掉了李妃所生的皇子。這個孩子被太監陳琳所救、又被八賢王趙德芳收養長大。真宗無子,于是立趙德芳之子繼承皇位,冥冥之中似有天意,他挑中的繼承人就是自己的親兒子,繼位之后便是宋仁宗。
這個故事最早出現在元雜劇中,到了明代已經流傳甚廣,《貍貓換太子》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劇目,并且經過文人的加工,又變成了“包公案”的一部分。民間傳說包拯奉旨到陳州賑災放糧,遇流落民間的李妃告狀,追查之下方使陳年秘事真相大白。
這個故事后來被編入清代著名小說《三俠五義》中,但在《三俠五義》成書之前,貍貓換太子的故事在民間早已家喻戶曉。這個故事也并非完全憑空捏造,歷史上的宋仁宗確實非劉太后所生,而是一位姓李的宮女之子,被當時的劉德妃收養。宋仁宗幼年繼位,劉德妃曾以太后的身份主政,直到劉太后去世后,宋仁宗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
史上確有其事,只是與包拯無關,后來有人便將這段歷史記載附會編排成貍貓換太子的故事。
貍貓是野外的山貓,生存繁殖能力特別強,蘇州一帶的老百姓曾把貍貓當成靈獸供奉,并有“摸摸山貓頭,一年好到頭”的說法,貍貓在民間是“多子、易生養”的象征。故事里的宋真宗無子,而以“貍貓換太子”,并不是隨口的編排,這與貍貓的象征有關。
在明朝中葉,成化、弘治年間,宮廷里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當時皇室子嗣凋零,皇帝不僅兒子少還不容易養活,于是宮廷禁院喜愛豢養貍貓,以求祥瑞之兆,也引起了民間的效仿。蘇州一帶本就有此習俗,更有人在山塘街以青石刻貍貓像擺放,祈求貨殖繁盛。
這第三種傳說倒是最靠譜的,也可能最接近于山塘街上石貍像的真實來歷,不論怎么說,自古以來山塘街上就有石貍像。民間口口相傳,七里山塘街有時又被稱為“七貍街”,也有人說成是“石貍街”,倒成了《紅樓夢》中“十里街”的又一種諧音。
如今當地重建了石貍像,而大部分游客事先若沒有聽過傳說,走過這條千年古街時未必會留意到那些石貍像,但成天樂卻注意到了。他覺得這些神情傻乎乎的雕像挺好玩的,一路已經看見好幾座了。
**
;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瓦提县|
墨脱县|
洛川县|
新乡市|
门源|
潼关县|
卢氏县|
通州区|
南投市|
虎林市|
中山市|
祁连县|
晋中市|
龙海市|
甘洛县|
惠东县|
清远市|
石嘴山市|
法库县|
平原县|
郧西县|
丹巴县|
高陵县|
恭城|
西吉县|
称多县|
楚雄市|
水富县|
龙陵县|
淮北市|
蓬溪县|
建瓯市|
米泉市|
广安市|
章丘市|
扎兰屯市|
商丘市|
余姚市|
尼玛县|
漯河市|
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