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況且譚柚也有自己的打算,若是想要徹底融入一個陌生的地方,那就和這里產(chǎn)生利益牽扯吧,越是深厚越好。 譚柚想要去幫忙打包,全都被伯娘們推開了,只讓她去歇歇。如今個個看譚柚的眼神都很感激,家里的山珍賣出去了,還是比以前更高的價格,家里今年也能松快些了。 徐亮忙著做后期制作,這些譚柚幫不上忙。主要她在這方面沒有特意學(xué)過,自然比不上徐亮這樣的專業(yè)人士。 所以最后譚柚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無所事事,她想了想沖著沈樂招招手,順便從包里掏出來她那本筆記本。 一見到那本筆記本,沈樂和沈小川都繃直了背脊。他們知道,只有阿璃姐姐要辦正事的時候,她才會將這本筆記本拿出來,就譬如說這次的山珍。 她就在上面做了好幾個規(guī)劃。 倆少年坐到了譚柚對面,一時各種嚴(yán)肅認(rèn)真。 沈樂:“村里還都是手工炒茶……” 還不等茶廠那邊有個章程,發(fā)出去的山珍也已經(jīng)收到了反饋。這年頭識貨的人很多,更何況伯娘們處理這些山珍的時候都特別仔細(xì),說是上品一點都不夸張。 五叔心里熨帖,平時能言善道的人這會兒嘴巴像是被膠水黏住了一樣,他只能給譚柚倒了杯茶:“辛苦你了,為了咱們?nèi)謇闲∶η懊?。? 沈樂:“我們以前統(tǒng)計過,一畝地茶樹它每年采茶大約在50斤左右。但是我爺不肯采地太狠,差不多鮮茶能采摘40斤。” “還有炒茶師父,廠里有炒茶師父嗎?” 沈小川:“我二爺爺會炒茶,以前還是國營茶廠的大師傅呢?!? 譚柚不懂茶,她主要就是考慮營銷這一塊,至于其余專業(yè)的事,自然有專業(yè)的人去做。 想到這里,大家的動作更快了,如今生活就好像看到了盼頭一樣。 吃飯的時候譚柚隨口說了句,如今大家都在沈外婆的老宅,譚柚這兒吃飯的時候人更多,誰讓大家平時都忙?只有吃飯的時候會聚到一起。 “行,明天我們實地去茶廠看看?!甭赃^茶廠這一項,譚柚又寫下茶園兩字。 譚柚懂了,就是有個茶廠的名頭,但是里面的設(shè)備……不一定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