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白發蒼蒼的仙官持玉笏躬身于大殿中央,朗聲說著這份奏書。
殿中分立許多人,有氣息如虹,仿佛劍氣能干云霄;也有兇威赫赫,殺千萬人而稱雄;更有仙氣飄飄,出塵離世之輩;還有仙禽神獸穿著道袍立于此間;但是這些被人間百姓稱為神仙之輩皆拱衛著大殿正中央的天帝。
天帝央,九萬年前受仙老之命自九幽登臨仙界,被眾仙拜受為天帝,后勵精圖治,創立仙庭,將天魔界擊潰三百六十八次,可謂戰功赫赫,功勛彪炳,為眾仙愛戴,受眾先膜拜。
其后自封中央天帝,且封四位一品仙官為四方仙帝,分為東方木神仙帝,南方寶珍仙帝,北方誅魔仙帝,西方元覺仙帝。
如此一來,仙界步入四方仙帝拱衛天帝共治的時代。
仙界更是井然有序,法律森嚴,比之昔年仙老在世時更是鼎盛。
只是時過境遷,九萬年悠悠歲月足以改變許多事。
四方仙帝竟生不臣之心,欲與中央天帝分而治之,天帝自然不爽,便統兵率將征討之。
而四方仙帝修行雖不差,道法也極高,但不敵把握仙界至高權柄的中央天帝,最終四方仙帝被天帝取締。
但四方仙帝卻也在最后時刻拼盡全力,攪亂了仙界天機,動搖仙庭秩序,使仙界各地空間皆有不便不通之境。
如此一來,天帝只能掌管仙界中央及東方的十八方天境,而余下十八方天境皆被四方仙帝的大法力分隔,仙庭無法觸及。
但仙庭近些年多發征伐,卻也征討回六方天境,但天境之中卻已遭遇太久混亂,更有下界修行者飛升其間,也為之帶來許多動亂,仙庭要想治理,需得花費不少時間與物力。
再之后,更有洞天福地之事,煩惱不斷,而今洞天福地之事已成諸天頑疾,仙界如此,人間如此,九幽也是如此,甚至有傳聞,天魔界也有許多魔主悄然在各界開辟魔域,意圖由此慢慢侵蝕諸天。
而今之日,便論這洞天福地之芥蘚頑疾,不,此乃重病惡疾,非藥石可醫,必須出重拳。
只是,這個老仙官在底下說話了,在場眾仙卻都是眼觀鼻,鼻觀心,毫無動容之色。
但央要的不是他們如何對答,而是要這個名,師出有名的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