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些金屬或許洛祖上輩子的知識中有過記錄,但洛祖也不記得它們的組成,它們的特性,所以這輩子即使見到了相同的,那也得重新命名,除非洛祖上輩子是個化學專家。
可惜他不是,他只是個普通上班族,還是做文字工作的理科生,且是材料專業(yè)……
雖然他以前對金屬材料很懵,但如今可不一樣。
“現(xiàn)在不講科學了捏。”洛祖掐了個訣,就以七階道術(shù)金剛(洛祖自己命名)來分化金性元素,確定其中的一干金屬,使之一一整齊排列在面前。
四十六種金性元素一一取樣出來,然后以元神法眼去細細觀察,都不必用上千里眼這樣的神通去直接查看微觀世界。
如今的道行之下,他的元神法眼真可謂“佛觀一碗水,四萬八千蟲”。
而從微觀層面去看碎片中取出的金性元素,他們之間的差別也一一展現(xiàn)。
由此一一記錄下來,把它們分門別類,最為重要的還是要跟腳下這邊土地土壤中蘊含的金性元素相吻合。
洛祖很早之前就已經(jīng)記錄過洛鄉(xiāng)這片山林川流之中的金性元素,一共四百八十一種。
是的就是這么離譜,不過這也只是洛祖粗淺做出的劃分,有一些金性元素可能還是同一種,或者是多種更為微小的金性元素湊合在一起成形的。
所以洛祖接下來也該將土壤中的金性元素重新做記錄,做出更為清楚詳細的記錄。
否則以后使出某種金行道術(shù)的時候,跟那“失”巫一樣,陣勢做的那么大,卻仍然有許多金性元素沒有攝取走。
那可就要鬧笑話了。
所以洛祖還是得很仔細地做完這些事。
各類金性元素都得了解過去,要斗法的時候直接將對方全身的金性元素抽空,或者進行微觀上的操縱,于細微處使其身軀潰敗。
當然,其他法術(shù)神通鉆研到這等層次也能有此效果,最終都是殊途同歸。
洛祖心念微動,便將碎片中的金性元素與土壤中的金性元素比對過去。
總共有三十六種能對應(yīng)上,余下十種洛祖反復(fù)對比照對也無法對應(yīng)上。
“看來問題還不小啊。”洛祖也有些無奈。
若是對不上,那想要大批量復(fù)刻就難了,想要建造那么龐大的飛船恐怕也不容易。
不過他也不一定就要制造那種龐大的飛船,而且這里沒有相應(yīng)的金屬,不代表別的地方?jīng)]有,畢竟洪荒這么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