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滾滾突然往前一躥,兩只前爪撲向那只灰色的小鳥。 它當然沒能觸及到,剛一動,小鳥就一下子飛起來,緊跟著,它一下子躥直身體,試圖去抓到那只小鳥。 但也正是這一躥,它從院墻上摔下來,落在緊挨院墻堆放的柴垛上。 大概是因為沒有抓到小鳥而懊惱,滾滾爬在柴垛的積雪上一動不動,突然叼起一根木柴,發狂地甩著。 那齜牙咧嘴的樣子,看得陳安和潘石玉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確實,這樣未必不是好事!” 潘石玉頗有感觸地說:“沒有那么多驚擾,更多的時候是天性使然,挺好的!” 固然有些生存技能需要母獸來教導,但有更多天性層面的東西,是銘刻在基因里面的,總會自然彰顯出來。 陳安笑笑,沒有多說什么。 “這里確實挺好,對面就有大片木竹、毛竹林子,能提供足夠的食物,還有周邊,有水流,有大片山林,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村子附近,沒有什么兇猛致命的野獸,小獸倒是有一些,方便逐步適應,好地方啊!” 潘石玉很滿意周邊的環境。 當然,陳安所說的那些,也并不是張口胡說。 事實上,在深山里的人家,在后世大熊貓數量逐漸多起來以后,時不時就會有大熊貓流竄到村莊里找吃的,湊在門縫看看,扒在窗口看看,有的甚至都能對看家狗視若無睹。 村民也會拿出自家的糧食、南瓜之類進行飼喂。 熟絡了以后,它們每個冬天都會來。 吃飽喝足,直接鉆進羊圈、豬圈,或是在空閑的房間里呆上幾天,避一下風雪也都正常。 山民在山里碰到受傷或是生病的大熊貓,也會帶回家救治,養好以后,又不辭辛苦地送入深山,也是常有的事兒。 互不傷害,在陳安看來,這就是人與大熊貓挺好的相處之道。 已經是傍晚了。 陳安叫來陳子謙,再叫上潘石玉,一起去擠了羊奶。 潘石玉親眼看著陳安熟練地兌上牛奶粉、蜂蜜,溫度適合后,裝入奶瓶,到門外叫了一聲:“滾滾……果賴!” 精力旺盛的滾滾,已然又爬到紅楓樹上掛著,兩腳蹬著枝椏,前爪抓著上稍,賣力地搖晃著。 這棵紅楓,枝椏已經被它折騰得不像樣。 聽到陳安的呼喊,它像是聽到了最美好的聲音一樣,動作麻利地抱著樹干,腳爪交替從樹上下來,距離地面還有一米多高,直接爪子松開,以屁股著地的方式跌落雪地,然后一翻身爬起來,朝著陳安虎躥過來。 它習慣這樣的下樹方式,皮實得不得了。 陳安也已經習慣了定地喂養,就在門前的山石旁邊等著,等滾滾跑到面前靠著山石坐下,把奶瓶往它懷里一塞,它就只是自顧自地吃了起來。 倉房的門也不關了,由著它自由進出。 現擠的羊奶,配上牛奶粉和蜂蜜,都是滾滾喜歡吃的東西。 陳安已經是在用自己最好的去對待滾滾,潘石玉也就放心下來,至少他相信,滾滾在這里,會生活得很好,不論是野生放養還是圈養。 他之所以同意滾滾養在陳安這里,更多的是是在期盼,期盼通過滾滾的例子,探索一條保護大熊貓的路子。 有潘石玉在,馮麗榮和耿玉蓮也把家里最好的東西端上了桌,炒了三個小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