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傷得很重-《1980巴山獵耕記》
第(1/3)頁
剩下的東西背到供銷社門口放著,由宏山看管。
陳安陪著馮麗榮在黑市場上轉了一圈,收了幾樣野味,托送木炭那人帶走后,供銷社也差不多到了開門的時間。
兩人匆匆趕到供銷社收購站和宏山碰面,正趕上供銷社的工作人員開門,他們成了第一波客人。
五靈脂三塊錢一斤,一共八十三斤,再加上收集的那點麝香所賣的十四塊錢,還有那五只金雞的皮張,賣了二十塊,一共合計二百八十三塊錢。
陳安當場就把錢給平分了,他和宏山兩人,一人得了一百四十一塊五毛錢。
要忙著進山繼續去追蹤那只黑娃子,陳安從馮麗榮那里換了些糧票和油票,到糧油門市,直接買了兩百斤大米、一些油。
大米一毛八一斤,兩百斤花了三十六塊錢,蜀地有天府之稱,也是產水稻的地方,盡管是在山區,購買倒也不難。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菜籽油和豬油要憑油票購買,城鎮居民,每人每月只有半斤配額,平均到每天的量,大概就是順著筷子在鍋里點上幾滴油花。
吃油的時候,最常見的操作是拿著肥肉在鍋里抹上一圈意思一下。
肚里的油水太少,怎么辦?
只能在家里想辦法存些肉票,買些肥的豬肉去“煉”油,用來給家常菜添加風味。
那些煉出來限量供應城鎮居民的豬板油陳安買不到,只能轉而去買肥肉。
在這里,陳安留了心眼,是他和宏山、馮麗榮三人輪換著去買的,一個人一次性買那么多東西,太引人注意了。
以他一人,根本就買不了多少,三人拿著錢和肉票,挑著肥膘肉,八毛四一斤,也就割了二十四斤。
另外,他又用油票買了七毛八一斤的菜籽油二十斤。
再加上三毛一斤的太和醬油和一毛八一斤的保寧醋,一共花了七十二塊二毛四分錢,剛到手的錢一下子出去半數。
但就這些東西,足夠陳安和老漢老媽吃上一段日子了。
買兩種油混著吃,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如果可能,陳安寧愿全買豬油。
豬油扛餓,而且更香。
對于經常干重體力活計的山里人來說,吃菜籽油的話,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餓得清口水直流,不頂事。
有宏山在,陳安和馮麗榮也就沒法辦膩歪,東西買好后,放背篼里裝著,兩人背上,領著四條獵狗,匆匆往回走。
回去的時候,比來的時候背得還沉重,在岔往巖房坪的岔路口和馮麗榮告別,目送她離開后,陳安和宏山說笑著回到盤龍灣,已經十點多鐘。
兩人走得一身大汗,來回奔忙這一趟,加之連日來接連不斷地上山,陳安覺得有些疲憊。
盡管心里還惦記著山里的黑娃子,覺察到自己狀態不太好的陳安估摸著宏山也應該差不多,這樣的狀態進山有些不合適,干脆,他打消了進山的念頭,留宏山在家吃飯,順便休整一下。
這樣高強度的攆山,別說人,就連獵狗都有些受不了,一到院子里,站了沒多長時間,就在地上趴著了。
至于山上的黑娃子,該是自己的,還是自己的……陳安如此安慰自己。
叫上宏山在廚房燒火,他自己則是拿了菜刀和砧板,將洗出來的白花花的肥膘切成小塊,入鍋翻炒煎熬,趁機將米泡上。
猛火下,寸丁大小的肉膘滋滋地翻滾著,身子越縮越小,失去了最初的白嫩。
當豬油慢慢溢出,肉膘也變成了金黃的油渣。
剛熬出來的豬油,被陳安舀進搪瓷缸里裝著。
這些油,放上一兩天便會凝固,變得雪白雪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温泉县|
扎兰屯市|
登封市|
怀柔区|
成都市|
伊宁县|
拜泉县|
岐山县|
乾安县|
湘潭县|
定西市|
迁西县|
开封县|
东阿县|
洛南县|
新宾|
望都县|
介休市|
介休市|
和田县|
桑日县|
马山县|
临夏市|
隆子县|
淳化县|
贞丰县|
济阳县|
康平县|
汝阳县|
旬邑县|
沂南县|
托克托县|
玉屏|
从江县|
镇赉县|
达孜县|
都江堰市|
竹山县|
怀来县|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