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豬尿泡-《1980巴山獵耕記》
第(2/3)頁
陳安家里面,除了這兩頭宰殺的,還有兩頭六七十斤的,得到明年才能宰殺。
養這四頭豬,還是耿玉蓮和瞿冬萍勤快了,看上去肚子拖地,就是不胖。
今年能留下一頭整豬當年豬的,在石河子村不多,有大半只能殺一頭,交一半到食品站。
“林哥,幫我估計下,這頭送到食品站的豬能評什么等級?”陳子謙笑著問林金友。
在殺豬這一塊,林金友經驗豐富,估計得非常精準,不亞于食品站的驗收員,他估摸出來的情況,偏差不大。
只見林金友彎腰,在大的那頭黑豬身上反反復復地摸脊背、撳肚皮、捏肉膘,看了好一會兒才說道:“這豬看著骨架子大,但膘不算厚實,大概兩百斤左右,出肉率有點低哦,能定個五級。”
食品站的生豬收購價格,是根據出肉率來評定的,有十二個級別。
每百斤毛豬出肉77斤,定為一級,價格差不多五十三塊的樣子,以下每百斤出肉下降兩斤,低一個級別,相應的錢也跟著跌一塊五。
也就是說,這頭任務豬一百斤也就差不多只是四十七塊,一整頭能換回來九十來塊錢。聽著不少,但家里那么幾個人,平攤下來一個人能有十多塊錢而已,還不算兩個娃。
養了兩年的一頭豬,就這么點錢,怎么說都還要買兩只豬仔回來,還有一家子一年到頭的各種用度,能不緊巴巴的才怪。
為了多賣點錢,每年為食品站評級的事情,各生產隊的村民那是跟食品站檢驗員斗智斗勇,比如,拉著生豬去賣給收購站的時候,必然想方設法喂得非常飽,希望能多點分量。
一路上豬拉掉點屎尿都覺得心疼。
但大都逃不過這些檢驗員的火眼金睛。
為這些事兒,彼此經常吵得臉紅脖子粗。
一個不服一個的時候,就能只能見刀。
所謂見刀,就是拿去當場宰殺,進行稱重。但事實證明,出現偏差的幾率很小。
距離桃源鎮上十多里地,將豬運送過去麻煩,他們家選擇直接宰殺了再送去過秤評級。
林金友這么說了,估計下午的時候,將豬送去食品站,也會是這么個結果。
舀起鍋里的水淋在豬身上,一邊刨著豬毛,燙豬腳、燙耳朵,燙豬背。
黑豬毛難刮,尤其是有褶皺的地方。
好在都是熟手,動作麻利,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兩頭豬被打理出來。
接下來就是由林金友動手,割下豬頭,開膛后卸下板油,取內臟,一個個就開始找著里面的粉腸了。
“這兩頭豬的粉腸多喲!”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垣县|
平安县|
海晏县|
克拉玛依市|
正蓝旗|
昔阳县|
石景山区|
开阳县|
政和县|
浮山县|
阿拉善右旗|
安多县|
讷河市|
丁青县|
滨海县|
盘山县|
永泰县|
美姑县|
乌兰察布市|
安化县|
西盟|
云和县|
璧山县|
呼图壁县|
突泉县|
龙井市|
华安县|
定安县|
康乐县|
西盟|
宜兰市|
吴忠市|
朔州市|
武邑县|
鸡泽县|
阜城县|
新宾|
石嘴山市|
阜康市|
库尔勒市|
西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