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三十三章、真正的秘籍-《地師》


    第(1/3)頁

    游方在“讀書”的過程中并沒有動用數碼相機拍照,一方面是因為把書一打開心神就完全被吸引了,根本沒想起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沒有必要,看過之后所有的內容都記得清清楚楚,想忘都忘不掉!人在什么情況下記憶力最好甚至能夠過目不忘?就是當別人告訴他最感興趣、最迫切想知道的東西時。

    秘籍只有短短幾千字,既不是文言文也不是當代的通俗文體,類似于《三國演義》中那種簡練的古白話。巧合的是,其中講述鍛煉靈覺的手段,在游方從濟南到洛陽“逃亡”的過程中已經不自覺的運用,只是當時還無人指點,搞的太夸張惹了不小的麻煩。

    游方看完之后暗自長嘆——怎么沒早看到這本書?所謂“秘籍”其實很簡單,但若沒有掌握靈覺,看了也白看。劉黎在第一頁就寫明,書中所錄的方法,最好要等到游方的元神之傷徹底治好之后再去運用。

    初入門第一步游方已經會了,就是以靈覺反復感應不同環境下的地氣與靈氣,具體包括陰氣陽氣生氣煞氣等等變化,將自古風水學中的理論,轉化為最直觀的感知。但劉黎還提到了一種“收斂”的講究,是游方所不知道的。

    與內家功夫有練法、打法、演法的區別一樣,練法講究勁力含而不發,而靈覺最初的鍛煉之法也要求“含而不發”。不一味追求將靈覺的感覺延伸到最遠,首先要學會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盡量與周圍的地氣之間不發生擾動,在地氣平和之處漸漸習練,直至完全收斂。

    然后會達到另一種從未體會的境界,那就是靈覺時刻保持若有若無、含而不發的常態。雖然不刻意延伸而出感應周圍,但只要能夠感應到的范圍內有異常的地氣擾動、物姓或靈氣的變化,就會產生自然的反應,從而做出相應的判斷,直至“隨遇而感”。

    “隨遇而感”的習練之法不能總停留在一地,要根據所學的風水知識,尋找各種類型的地氣與物姓變化之處,在行動中反復體驗。剛開始應注意環境的“屬氣”不能太強烈,比如燕京市內故宮、天壇、雍和宮、白云觀一類的地方,不能冒冒失失的亂闖亂探,否則一不小心靈覺收斂控制的不好,容易發生滄州鐵獅子前那種意外。

    到后來“收發自如”與“有觸必應”是同時習練的,從靜止中的地氣平和之處逐漸過渡到運動中的變化之處。始終能保持含而不發的狀態,靈覺又能產生各種自然的感應——有了這種火候才算真正入了門,去什么地方習練都可以了。燕京是個非常好的鍛煉環境,能提供種種條件。

    入門之后繼續鍛煉的方法,主要是培養靈覺的強大——使感應更靈敏、范圍也更遠。這時類似于內家功夫中的打法,在不同環境下發動靈覺延伸而出,一步步試探著去擾動、運轉、控制周圍的地氣與物姓,達到為我所用的目的。

    這么做是有一定風險的,練武與人切磋打法也有受傷的風險,如此鍛煉靈覺的“對手”不是某一個人,而是周圍環境中的地氣與物姓。它需要第一步習練的根基扎實,能夠在“隨遇而感”的狀態下清晰的察知周圍的情況,選擇自己能搞定的環境循序漸進的鍛煉,有些“屬氣”太強烈的地方又不能亂來了,否則一不小心會發生游方在古墓博物館中遭遇的那種意外。

    靈覺至此,若用漢字的玄妙來形容,就是從“練”過渡到“煉”。而劉黎提到的兩種意外兇險,游方已經分別遭遇過了,體會深刻的不能再深刻,真是太巧了!不僅如此,接下來最后幾頁的內容中,與游方的經歷還有更玄妙的巧合呢!

    使靈覺的強大程度增長最快、也是最兇險的一種方式叫做“淬煉”,就是在地氣變化極為劇烈、物姓反差極大的環境中主動釋放靈覺,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控制與運轉。劉黎在書中特別提醒,功夫不到家又無人護法時切勿嘗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增城市| 额济纳旗| 玉溪市| 米脂县| 武山县| 裕民县| 固镇县| 宁武县| 沧州市| 游戏| 霸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慈溪市| 大兴区| 平度市| 禹州市| 梁平县| 镇远县| 邻水| 泽库县| 三河市| 酉阳| 滦平县| 宜宾县| 亚东县| 西安市| 鲁甸县| 甘肃省| 西安市| 仙桃市| 彰武县| 大洼县| 尉犁县| 宜宾县| 寻乌县| 平度市| 平谷区| 彭山县| 台南市| 古蔺县| 平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