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殺人放火(中)-《地師》
第(3/3)頁
狂狐教訓道:“這有什么,二零零三年的時候,成都還發現了九座明朝太監墓呢,規模都不小,而且三號墓沒人進去過,據說里面的十幾件古瓷非常完好,最漂亮的是一件四十七公分高的嘉靖青花大瓷缸,還有三座正宗的宣德銅爐。……唉,我就是得到消息晚了!……明朝的太監滿地跑,有錢有勢的很多,鄭和不就是太監嗎?還下西洋了!”
大光頭討好道:“老大也不必嘆氣,成都的買賣咱沒趕上,這里的活不就補上了?那個朱太監生前就是造瓷器的,又修了這么大的墓,里面有什么東西還用想嗎!”
游方點頭道:“那是當然,朱元佐生平最得意的就是造瓷,墓中陪葬可想而知。古時太監很多都不識字,而這位朱大太監可是很有文化,他還有一首關于燒瓷的詩傳世——
來典陶工簡命膺,大林環視一欄憑。
朱門近與千峰接,丹闕遙從萬里登。
霞起赤城春錦列,曰生紫海瑞光騰。
四封富焰連朝夕,誰識朝臣讀力冰。……”
游方在夜風中輕聲的吟詩,大光頭莫名的打了個冷戰道:“游先生,您快別念了,我怎么覺得心里發毛?”
游方反問:“都干這個行當了,膽子還這么小?”
大光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十來年了,盜墓的時候聽過各種聲音,除了警笛現在什么都不怕了,但還從來沒有聽見過有人在洞子口外面念詩,感覺怪怪的。”
就在這時,頹子從兩米外鉆了出來,關了礦燈壓低聲音道:“打穿了,游先生指的位置正好,我瞄了一眼,里面東西不少,這回可發了!”
狂狐面容一肅,眼神很是興奮,揮手道:“趕緊泄陰氣,十五分鐘后下去摸東西,動作利索點!”
千百年來與外界隔絕的墓室被打通后,盜墓賊一般不會立刻就進去,里面可能會缺氧或者充滿有毒氣體,讓內外空氣流通俗稱泄陰氣。狂狐等人帶來了一個簡易的鼓風裝備,就是一個折疊式大氣囊連著一根長管通進墓室中,不斷開縮氣囊將墓室里的空氣從盜洞里排出來,這樣能節約時間。
十五分鐘后大光頭與頹子先后下去了,狂狐的興致很高,就像一個打了勝仗后巡視戰場的將軍一般,環顧左右道:“自古風水講地氣,地氣這個東西真是奇妙,大墓埋的這么深,居然還能影響到地表的玉米生長。”
這一片玉米地看上去郁郁蔥蔥,但是在大墓正上方約三米范圍內的玉米長勢不如其它地方,抽穗較短、果實也不夠飽滿,差異的分布很有規律,就局限在這么一圈地方,越往中心越明顯。
這種細微的差異站在原地是看不出來的,就算耕作這片土地的農民也很難察覺到,狂狐和游方腳下放著一些苞米穗、秸稈和玉米葉,是他們在遠處高地觀察到異常后,又從附近田間摘過來做比對的。
游方解釋道:“有個考古學術語叫‘稻作遺存’,講的就是這種現象,是個洋鬼子在幾百年前發現的,當時他用來勘探古羅馬港口的遺跡分布,據說用長成后的玉米觀察的效果最明顯。”這些都是吳老先生曾對游方介紹過的知識,此刻拿來現用。
狂狐以嘲笑的語氣道:“什么洋鬼子的發現,俺們這一行的老祖宗一千年前就會了,游先生,你雖然精通風水,但這方面的眼力活還得學著點。自古找尋陰宅遺跡,講究‘春觀青苗夏聽雷,秋察枯水冬賞雪’。……如果是看植被,用不著玉米長成之后,不論是什么田地,春季青苗發芽之時是最好的驗地時機,這些你沒聽說過吧?”
游方不得不佩服道:“狐爺是大行家,我以后得和您多學著點。”
狂狐這個人做事很沉穩,就是有時愛炫耀,喜歡聽人夸獎,當即點頭道:“我們互相學吧,你的風水秘訣也別總藏著掖著,跟我混有的是好處。……雖然掌眼先生一般不用下洞,最好也練練膽見識一番,要不,今天下去看看?……沒事的,不就是死人嗎,沒什么好怕的!”
盜洞的入口離他們的立足處只有兩米多遠,在夜間不仔細觀察幾乎看不見,狂狐說著話已經走到了洞口旁,身體背向游方。——這是天賜的良機,如果此時不動手,恐怕再也等不到這樣的好機會了!
狂狐不僅練過武而且親手殺過人,不是一般的小蟊賊,這種人不僅反應快且直覺十分敏銳。他說話時莫名心中一緊,覺得身后的游方有些過于安靜了,風中似乎有危險的氣息,立刻原地一旋身。
**
繼續求收藏、推薦!
**
;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沂市|
祁东县|
读书|
潼关县|
清水县|
泸州市|
山东|
犍为县|
古浪县|
来凤县|
临猗县|
营山县|
五峰|
汪清县|
三亚市|
黔西|
永春县|
巫山县|
谢通门县|
新密市|
宁强县|
西吉县|
海门市|
广东省|
雷州市|
汨罗市|
湘潭县|
滕州市|
霞浦县|
河北省|
佛冈县|
长寿区|
溧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光泽县|
磐安县|
湘潭县|
壶关县|
延寿县|
抚顺市|
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