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學政來這里對比的時候,正好也帶了蘇譽院試的文章。 他聽出了陸知府的言外之意,掏出那份文章遞過去。 “這便是那學生蘇譽院試的答卷,陸大人你看過便知了。” “這考生確實在短短的兩三個月,進步神速。” 陸知府好奇地接過那份答卷,低頭看了起來。 前面的那些默寫自然都是跳過的。 他直接便看向后面的文章。 第一篇沒看完,他已經震驚地瞪大了眼睛。 “這、這真是同一人所寫?” 張學政苦笑一聲,把府試的文章也攤開在一旁。 “文章格式和行文規矩基本是一個路子,只有少許的改動。” “除此之外,字跡也比先前的更好。” “應當就是同一人所作。” 陸知府也不淡定了。 從頭到尾又把這些文章看了一遍。 看完后,他甚至都懷疑,是不是院試被提前泄題了。 不然這進步怎么能這么大? 他又突然想起一件事。 “說起來,本官倒是忽略了一件事。” “此子在前兩個月,經由師爺引薦,允許他進入府學旁聽。” “聽上課的教瑜與學正們說,他讀書頗為刻苦。” “莫非是因為遇著了良師的原因?” 陸知府這么一說,就覺得好像是這么一回事了。 這人府試之前,一直都是在家鄉跟著學堂的先生讀書。 但在府試之后,他進府學旁聽了兩個月,就進步神速。 所以,這是因為被庸師耽誤了,以前的成績才會一直這樣? 張學政明顯也想到了這一茬。 他愣道:“府學旁聽兩個月,就能有如此改變。” “若是他能從小得良師教導,那可還得了?” 陸知府一想到這,也覺得有些惋惜。 “可不是么?” “若是本官早早發現了此人,把他提到府學來,恐怕他此時鄉試都早已經過了!” 越說越覺得有些心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