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過了幾天,鎮上車行那邊還真的來了消息,說前不久有一輛好馬車從城里送人過來。 他們幫蘇譽問了一下,正好蘇譽出發那幾天,他們還要過來一趟。 于是便幫蘇譽把這事定了下來。 蘇譽得知這消息的時候,心想顧長樂說的沒錯。 她運氣還真的不錯。 定好了車,出發到府城的日子,也就臨近了。 顧長樂倒是一點都不著急回去,每天還是悠哉悠哉地挎著她的小籃子,繼續給村民們寫信看信。 大家都知道秋水村有個府城來的女先生。 給他們這些村民寫信看信,只收一文錢。 因此不止本村和附近的村民,還有些隔了幾條村的,都過來找顧長樂。 顧長樂白天也忙。 就這么每天充實著,不知不覺也就到了要出發的日子。 出發的前一天,蘇譽拜別黃秀才。 黃秀才勸勉道:“院試在即。” “你到了府城獨自溫書時,也不可懈怠。” “若是此次考不過,下次再考,便要到三年后了。” 蘇譽拱手道:“夫子,學生都記住了。” 黃秀才說著,又拿出一封信來。 “我在府城有個同窗,也有秀才功名。” “你文章火候尚缺,靠你自己埋頭苦寫,必定是不行的。” “你拿著這封信,等閑暇時候去拜訪他,看看他愿不愿意指導一二。” 頓了頓,黃秀才又補充道:“他這么些年,都在準備鄉試,可惜屢試不中。” “若是他沒時間指導你,那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再自己多下苦工便行。” 黃秀才也是沒辦法。 蘇譽要提前走,他這個做夫子的,肯定是不能這樣跟著去的。 畢竟他還有不少學生要教。 但眼見蘇譽最近文章有不少進步,他又覺得有些不甘心。 想要蘇譽再努努力,說不定院試確實有機會。 所以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寫下這封舉薦信。 他這個同窗,已經有許多年沒見過了。 兩人也就偶爾通一些信。 黃秀才自己考了兩次鄉試后,深深感覺到了自己與其他學子的差距,就不再參加了。 但他這同窗,這么多年來還一直堅持參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