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鎮上離村里不遠。 走路大概是一炷香時間,也就是半小時左右。 蘇譽人高腿長,走得還能更快一些。 不到二十分鐘,就能到鎮上。 蘇譽的夫子是鎮上唯一一個開學堂坐館的秀才公,姓黃。 這里要讀書的人,基本都會往他的學堂里送。 他們鎮子到縣城里也不算遠,走路一個時辰左右也能到。 家里條件更好的,會把自家孩子往城里送。 不過相比去更遠的縣城里讀書,像蘇譽他們這種家庭條件不好的,當然是離家里更近的鎮上學堂更好些。 宋有明和蘇譽也是一個學堂的。 今年科舉考試,黃秀才一共派了五名學生下場去參加縣試。 就蘇譽和宋有明過了縣試。 前天宋有明回來。 他家里住鎮上,一回來就拜訪了黃秀才。 并帶來了他被取中和蘇譽再次落榜的消息。 得知蘇譽這次又落榜之后,黃秀才只心道果然如此。 蘇譽這個學生,黃秀才其實一直也很頭疼。 足夠勤奮,但是天資實在有限。 中途家中發生變故,雖然對于學業還是堅持了下來。 可也沒有任何開竅的跡象。 在他這里,已經連續參加了五次縣試。 他也沒想太多,想著蘇譽可能也讀不了多少年書了。 說不定明年就不來學堂了。 畢竟他家里條件不好,能堅持這么多年也是相當困難。 雖然蘇譽沒過,但他還是有一個學生過了。 這也是個頂好的消息。 蘇譽第五次落榜的事情,很快被他拋在腦后? 宋有明被取中的消息,還是讓他高興到大半夜才睡著。 一大早就精神奕奕地起床。 他已經準備好了,這段時間要給宋有明多開小灶。 要是運氣好,再過了院試,那可就太好了! 這般想著,黃秀才背著手,喜滋滋地到前面去安排早課。 學堂就設在他家的宅子。 前后隔開。 后面住人,前面做學堂。 去到課室,看到宋有明已經規規矩矩地坐在座位上,滿意地點了點頭。 再掃視一圈。 怎么少了一個人? “蘇譽?” 黃秀才皺了皺眉,發現蘇譽今天沒來。 想到他再次落榜,估計心情不佳,黃秀才也沒當眾問。 安排好早課后,才見到了姍姍來遲的蘇譽。 黃秀才在課室旁邊的書房,接見了蘇譽。 “先生好。” 蘇譽把帶來的束脩放在一邊,拱手行禮。 見到束脩,就知道蘇譽是要繼續讀下去的。 黃秀才這才問道:“今日怎么遲了這么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