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些讀書人雖然覺得這辦法有些不妥,可大部分人都在為朝廷每次放出來要處理災區的消息而歡欣鼓舞。
些許不同意的聲音,并沒有什么影響。
朝廷派到沈家傳遞消息的隊伍,為了消息能順利傳到,甚至還派了好幾支不同的隊伍。
有些走陸路,有些走水路,甚至還有專門繞路去走海路的。
三管齊下,基本是確保了消息能傳達到位。
……
這一天,負責紡織廠的沈少康照例去了紡織廠。
他從去年開始幫著蘇譽處理紡織廠,把紡織廠的規模擴大了好幾倍,給蘇譽掙了不少銀子。
過年前他給紡織廠的員工們個個都結算了工錢,又發了年終獎,這才高高興興地回家去。
家里人雖然為他不能接沈家的生意而惋惜,可幫淮南王府做事畢竟也是個好差事。
沈少康的父母還算滿意。
一家人和和美美過了個年。
過完年后,沈少康便又迫不及待地回來,開始今年的工作。
前不久處在西南的李公公送了染料過來,沈少康更是恨不得日日住在紡織廠。
他們紡織廠如今浸染技術還在摸索階段,為了不浪費蘇譽的那些好染料,沈少康花重金請了不少的工匠來傳授經驗。
到了現在,他本人都已經能獨立從織布到浸染后晾曬漿洗等一套流程熟練做完。
看著滿院子浸染好的,一放出去勢必會被人搶購一空的紫色,沈少康可謂是志在滿滿。
如今他們的布匹暫時還只在東南和西南境內銷售。
但沈少康有信心。
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有足夠的量供給給大周的其他地方,甚至賣到海外去!
這個紡織廠在他手底下,必定會成為整個東南最大的產業!
從過年后一直忙碌到現在,沈少康是一點沒瘦,反而人還胖了一些。
昨晚才熬了夜,可起床后又是臉色紅潤的樣子,那凸出來的肚子都快把腰帶給撐破了。
“這個量都得記下來,日后要染這種顏色的布料,直接翻配方表就能找到。”
所有浸染布料的原材料都得記錄下來,為此他的紡織廠需要大批會認字讀書的人。
“哎呀,沈總管,咱們這里的讀書人實在不夠用。”
“有時候大家忙起來,三四天都沒人來記這些配方,若是不小心碰到了我們用來記錄的東西,那配方就只能直接作廢了。”
一個浸染的工匠忍不住跟沈少康吐苦水。
他們這些工匠大多數都不會讀書寫字,但有自己特殊的記配方技巧。
遇到一些偶然調配出來的顏色,一般時候他們都會直接無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