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風和日麗天高云淡。 第三天,獲悉著名畫家王先生將于星期六來我校舉辦作品展覽會并作報告。 我打算去做個報道,平常學校里這報告那講座的比一日三餐還讓人倒胃,而這位王先生走南闖北有點干貨,值得去嘗嘗。 編輯部的老師對我的提議很是贊同,但又怕我勢單力孤獨臂難支,便說:“讓于雯和你一起去吧!她思維開闊,腦子靈活。” 我求之不得,應之不迭,拿到她的宿舍電話號碼后,馬上下樓給她打電話。 “喂,你好,請問于雯在嗎?”我的普通話說得第一次這樣標準。 “她洗衣服呢,我去叫,你等一下。” 電話的嗡嗡聲填滿了整個房間,我的脈搏跳了大約500下,那邊才轉來一聲嬌滴滴蜜做的聲音:“我就是,你那位?” “我是孟浩,不記得了?” “奧,孟浩。” “明天有事嗎?”我傻楞楞地搬出這樣一句包藏著萬般禍心的話。 “沒大事,你有事嗎?” “沒事就不能打電話了嗎?”我在心里說,口中道:“明天畫家王先生來我校做報告,你知道嗎?” “聽說過。” “編輯部的老師讓我們明天去采訪他。” “我們兩個?”她叫了一遍,“為什么叫我呢?” “老師說你聰明伶俐,思維活躍,是當仁不讓的最佳人選。”我瞎扯道:“你有空嗎?” “既然老師下了命令,只能無條件服從了。” “那明天上午我們見個面,商量一下列個采訪提綱吧,下午采訪,晚上去聽報告。一個星期之內把稿子趕出來,要打印的。ok?” “那好吧,明天什么時候見?” “上午9:00在英語角見,沒有異議吧?” “不反對。” “那好,就這樣定了,明天見。” “好吧,bye。” 我放下電話,不知怎么搞的,啥感覺也沒了,依舊風和日麗天高云淡。 —————— 翌日,我起得比平常稍早一點點。 平常是7:20起床,25分鐘洗刷,10分鐘走路,5分鐘在餐廳干掉二個燒餅、一碗稀飯。8:00隨著鈴聲一起走進教室,不差分秒。 我這還是比較早得了,一半的同學上課10分鐘后才拎著食品晃進教室。星期天更不用說了,沒有地震一樣的大事,大家一般睡到上午12點作用,午飯早飯一起吃,既減肥又省錢。 穿上黃格子襯衫,白刺刺的牛仔褲,蹬上大頭皮鞋,我這天8:30起床。 我買了一份《齊魯晚報》,以備坐用,趕緊來到英語角。 這英語角是我校最后一塊處女地,是沒有被充分開發(浪費)的最后奢侈品。 紅花綠草織滿了地,瓊枝玉葉遮住了天,一棵龍須般的老槐樹歪歪斜斜地躺著,和另一棵直插天空的楊樹纏綿相擁。 第(1/3)頁